风味流派(菜系)
民国初期,上海市等地的餐馆种类丰富,分为多个帮派,如京馆、南京馆、扬州馆等。抗日战争前后,武汉、重庆市、西安市等城市的饮食店也有多种帮派,包括京帮、豫帮、鲁帮等。到了五、六十年代,形成了以川、鲁、苏、粤为代表的“四大菜系”。
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便利和市场的繁荣,中国的烹饪风味流派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地方风味流派为主体,同时融合了民族、宗教、仿古等多种元素的多元化烹饪风味体系。
流派介绍
京鲁流派
京鲁流派是以鲁菜为基础,以北京菜为代表的一种风味流派。它的影响力遍及华北、东北地区及中原地区。鲁菜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一体。北京作为元明清时期的首都,吸引了众多来自山东省的官员和文人,使得鲁菜在北京得到了广泛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全国各地的美食陆续传入北京,促进了京鲁风味流派的发展。
苏沪流派
苏沪流派主要由江浙菜组成,以上海菜为代表。这一流派的影响区域涵盖了华东地区。后来,扬州市菜与南京、苏州市、无锡、徐州市等地的菜品一起构成了江苏省菜的主要部分。
巴蜀流派
巴蜀流派指的是四川省风味流派,其影响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云南省、贵州省以及湖南省、湖北、陕西省、甘肃省的部分地区。20世纪初,川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岭南流派
岭南流派主要包括广东菜,同时也包含了福建省、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地的菜品。20世纪初,广州市的酒楼就已经享誉海内外。此后,广东菜不断发展,香港菜和台湾菜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得岭南风味流派更加多样化。
秦陇流派
秦陇流派是以秦菜为核心的古老而又新兴的风味流派。其影响范围包括大西北以及山西省南部、河南省西部的部分地区。陕西菜的历史悠久,但直到近代才开始快速发展。随着陇海铁路的开通和抗战期间西安市成为大后方,陕西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近年来,陕西菜通过发掘传统文化和创新菜品,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
参考资料
风味流派的名词解释.百度文库.2024-10-24
百度教育.百度教育.2024-10-24
中式菜肴的风味流派.百家号.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