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期85~90天,植株整齐一致,株高64厘米,开展度78厘米,外叶深绿色,稍皱,叶柄绿色,叶球中高桩叠抱,球形指数1.6,包心速度快,结球紧实,单株净菜重5.4公斤,净菜率为81.5%,品质好,味甜,熟食易烂,耐贮藏。

植物介绍

品种来源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大白菜组,用亲本832172系(1983年开始采用多亲本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成),亲本84427(于1984年从山东省地方品种中筛选而成),两亲本均为自交不亲和系,1989年试配成功,同年开始进行品比试验。

特征特性

中晚熟一代杂交品种,生长期80天,株型较直立,生长势较旺,株高50厘米,开展度75厘米,外叶13片,叶色较深。叶面稍皱,叶球中桩叠抱,结球紧实,球高33厘米,球宽19.3厘米,球形指数1.7,单株净菜重4公斤左右,净菜率81%,亩产净菜7500~8500公斤,抗病性强,品质好,耐贮藏。品质分析结果:每100克鲜重中含维生素c 18.53毫克;还原糖2.4%;粗纤维10.42%干重;粗蛋白16.02%干重;水分94.5%。抗病性鉴定结果:病情指数为病毒病3.58,属高抗;霜霉病19.53,为抗病;黑斑病19.76,为抗病;黑腐病22.5,为耐病。

栽培要点

北京地区立秋前后播种,10月下旬收获,生长期80天。行株距以57~60厘米×43厘米为宜。视肥力情况可适当密植。该品种适应性强,一般采用高垄栽培,应选择排水良好、肥力较强的沙壤土栽培,应注意施足底肥,适时进行水肥管理。贮存菜应在8月8日至9日插种为宜。配制一代杂交品种,双亲比例为1∶1,同期播种,注意花期相遇和蜜蜂属授粉情况,采种点要与小白菜等隔离1000米以上。

适宜范围

适于北京市及华北、东北、西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