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新医学》创刊于1992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临床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历史

1992年,《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创刊。

2007年,《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更名为《老年医学》。

2009年,《老年医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新医学》,刊期更改为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7年3月,《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采编系统开通。

2018年第11期开始,《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开辟特约稿专栏。

2019年3月13日,《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编辑部召开了2019年第2期编校质量讲评会 ;同年12月20日,广西预防医学会2019年理事扩大会在南宁市召开。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中国临床新医学》设有专家特稿、专题报道、基金课题研究、博硕论坛、临床研究、诊疗和手术视频展示、病例报告、护理研讨、新进展综述等栏目。

《中国临床新医学》主要报道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教学研究中的成果报告和学术经验,临床疾病诊疗中的新技术、新项目、新疗法以及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防治经验等。

《中国临床新医学》的读者对象为基础、临床、教学工作的医学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医学图书信息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等。

人员编制

据2020年3月《中国临床新医学》官网显示,编辑委员会有编委99人、学术顾问2人、名誉顾问1人;编辑部有编务1人。

学术交流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20年3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临床新医学》共出版文献6654篇。据2020年3月18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临床新医学》共载文4990篇、基金论文量为1393篇。

收录情况

《中国临床新医学》被万方数据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数据库、华艺数据库、博看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China)等12家知名数据库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20年3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临床新医学》总被下载363518次、总被引14608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96、(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27。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1.1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1132名。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统计,该刊的影响因子上升至1.213,基金论文比为0.376,在全国58种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中排名中上水平。

荣誉表彰

2009~2010年度,2011~2012年度,2013~2014年度,2015~2016年度,2017~2018年度《中国临床新医学》连续5次被广西科协、广西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2018年,《中国临床新医学》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期刊协会评为第八届广西优秀期刊。

2019年,《中国临床新医学》被评为中国医师协会优秀学术期刊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中国临床新医学》的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医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传播医学科学的最新理论和信息,交流医学科学的最新经验,介绍医学科学的最新技术。报道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教学研究中的发明创造、成果报告和学术经验,临床疾病诊疗中的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等。

投稿指南

1、投稿应具有新颖性、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和可借鉴性,要求资料真实、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流畅、统计数字准确,论著、综述、讲座要求在4000字以内(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除短篇报道、个案报告及护理类论文外,其余论文均须附3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和作者姓名(汉拼)、单位、地址。

2、投稿须附单位推荐证明信,推荐证明须明确注明“同意推荐、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争议”问题。

3、投稿登陆该刊官网首页,点击“作者在线投稿”栏,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和项目后进行投稿或通过邮箱进行投稿,电子文稿必须是word文档,投稿要求字迹清楚,标点准确,文字排版应双倍行距,要注意特殊文种大小写、上下角标符号、缩略语等的正确书写。

4、投稿需在作者单位栏注明邮编、单位和科室名称;在作者简介栏注明首位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学位、技术职称、是否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电话号码和E-mail。

5、投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该刊编辑部有权作文字修改、删节(必要时与作者商量),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但发表后的版权归该刊主办单位所有。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