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三郎(えんどう さぶろう、1893年1月2日 - 1984年10月11日),日本陆军航空兵中将,日中友好军人协会的创始人。
1920年12月1日进入陆军大学校。1924年8月任陆军炮兵大尉;12月任参谋本部附勤务。1927年9月留学法国。1930年任参谋本部作战参谋,第一次上海事变时,草拟了陆军登陆作战方案。1933年8月8日任关东军参谋(作战主任)。1962年8月成立日中友好元军人之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3年1月2日出生于山形县,布匹商远藤金吾第三子,高等小学毕业后,由于农村经济萧条家业不兴,考入不收学费的仙台陆军幼年学校,此后中央幼年学校毕业。
服役经历
1914年5月日本士官学校(26期)优等。12月炮兵少尉横须贺重炮兵联队付、陆军炮工学校专科学校(23期)优等、陆军重炮兵学校射击教官。
1915年5月28日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2月25日任陆军炮兵少尉・横须贺重炮兵联队附。
1918年11月26日从陆军炮工学校高等科毕业。
1919年7月陆军炮兵中尉。8月担任陆军重炮兵学校教官。
1920年12月1日进入陆军大学校。
1922年11月34期军刀组毕业。
1923年11月29日陆军大学校毕业,任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中队长。
1924年8月任陆军炮兵大尉。12月任参谋本部附勤务。
1925年8月任参谋本部员。
1927年9月留学法国。
1929年5月毕业,在此时接触了世界联邦构想。8月任陆军炮兵少校。
1930年5月法国陆军大学校毕业。10月任参谋本部附。12月回国,任参谋本部作战参谋,第一次上海事变时,草拟了陆军登陆作战方案。
1931年3月任参谋本部员(作战课)。
1932年夏开始,作为关东军作战参谋在满洲一带活动。次年年初,起草了热河进攻作战方案划”,并且在作战之紧要关头乘军用飞机视察了战场,随后修改作战计划,不到一个月,侵占了热河首府承德。
1933年8月8日任关东军参谋(作战主任)。
1934年8月任陆军炮兵中校。
1935年8月1日任陆军大学校教官。
1937年8月1日任野战重炮兵第5联队长。12月为追求军队现代化,改变兵科属性为陆军航空兵大佐,同时兼大本营研究班长,滨松陆军飞行学校付,完成飞行员培训。
1938年8月2日任陆军炮兵大佐。11月1日任参谋本部教育课长兼陆军大学校教官。12月任陆军航空兵大佐。
1939年7月7日兼大本营参谋(教育课长)。9月10日兼大本营研究班长,诺蒙罕事件后,,被升为关东军参谋副长。由于极力主张不可对苏联盲目作战,被冠以对苏恐惧症而备受指责,第二年3月降任滨松飞行学校副。
1940年8月1日任陆军少将浜松陆军飞行学校教官。9月7日任关东军参谋副长兼满洲国大使馆附武官;之后调任为陆军第3飞行团团长。
1941年3月9日任浜松陆军飞行学校附。8月1日任第3飞行长。12月太平洋战争对1812年战争开幕的同时,指挥第三飞行团展开对马来、新加坡以及爪哇的作战,取得赫赫战功。在美国军队开始反击之前,接到上司命令回国,担任陆军航空士官学校校长,后擢升为中将。
1943年4月1日任陆军航空士官学校干事。12月1日任陆军中将・陆军航空士官学校长。同年任航空兵器总局长官。
1944年5月1日任陆军航空总监部总务部长兼陆军航空本部总务部长。11月1日任军需省航空兵器总局长官。
1946年8月17日任陆军航空本部附。
退役生活
1947年2月开始,作为战犯嫌疑在巢鸭监狱关了一年。被释放后移居埼玉县的航空军官学校原址,以耕地为生。
1948年2月进入拘置所。
1949年1月被释放。
1956年访问中国,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他把一把日本军刀亲手交给了毛主席,表示日本军人从此永远不再和中国打仗了。并为往日的战争行为道歉。回国后于当年写了一本书,叫做《旧军人所见之中共——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实际状况》。
1961年8月结成了日中友好旧军人协会。著书に『日中十五年争と私』(日中书林、昭和49年)。由于在书中披露了日本在东北地区进行细菌战的事实而被骂为国贼,记に宫武刚『将军の遗言』(日新闻社、昭和61年)。
1962年8月成立日中友好元军人之会。
1972年再一次以“日中友好旧军人之会”会长的身份访问中国,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回去写了一本书,叫做《日中十五年战争和我》。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1984年10月11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