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凡
海里凡,亦译“哈里发”,是伊斯兰教用语。它的意思是阿訇的学生,替位者,接班人。阿訇是学者,经师,教师,宗教职业者的意思。
简介
哈里发(Khalifah) 伊斯兰教职称谓。中国穆斯林俗称“海里凡”。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代理人”或“继位人”。《古兰经》中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的经文。穆罕默德及其以前的众先知即被认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后该词被用于指称穆罕默德逝世后继任伊斯兰教国家政教合一领袖的人,伊斯兰教初期执政的四大哈里发即属此范围。其后又为伍麦叶、阿拔斯等王朝的统治者所袭用。中国伊斯兰教是指:①中国内地穆斯林以哈里发称呼在清真寺学习宗教知识,力求达到阿訇水平的学生,类同“满拉”。②中国伊斯兰教苏菲门宦中的一种教职名称。如在虎非耶学派中,将其教主特殊培养和指定接班的人称为“哈里发”,意为“高足弟子”或“替位人”,亦被尊称为“老人家”。哈里发诵念“迪克尔”的功夫必须精深,并且要进行一种“连三九”的坐静,就是在门窗紧闭的房屋或窑洞中,连续静坐默念“迪克尔”27天,只有渡过这个俗称的“铁门槛”,才能有资格担任“哈里发”,并获得一枚传教印章或教主的衣物及宗教用品作为凭证。教主在世时,可以传若干个哈里发,并委派他们到各地区主持教务。教主去世后,哈里发可升任为各该地区的新教主。此外,哲赫林耶门宦早期亦曾将“热依斯”称作“哈里发”。
修道制度详解
修道者分为三级;最高一级是“穆勒师德”(传引人、导师),称太爷或教主,被认为是得道的人,具有卧里(圣徒)的品级,并能显示各种“奇迹”;次一级是“海里凡”,即穆勒师德的接替人,被认为是办道的人,具有“筛海”的品级;第三极是上两级的忠实信徒,称为“穆勒得”,即追随者,被认为是学习教门的人。实行教主集权制。在继承方式上,教主在世时,精心培养几个海里凡,临终前,选择最得意的海里凡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交给掌教印章或一至几件衣物,作为继承教权的凭证,使其成为下一辈教主,后来又演变为世袭制。随着教坊的增多,将若干教坊联结为一个教区,由教主指派海里凡主持教务,打破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的单一教坊制,成为教主管辖下的多教坊制。同时,由教主委任各坊教长,代替单一教坊教长的推选聘请制,而成为教主的权力集中制。教法上属哈乃斐学派。教主殁后,信徒为其修建拱北,加以崇拜,甚至将参拱北和朝觐克尔白等同视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