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唯航,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974年出生于菏泽市,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个人经历
崔唯航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5年—2008年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9年4月调入外国文学研究所,任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现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任免信息
2022年6月1日上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召开会议,宣布干部任免职决定。经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会议研究决定,任命崔唯航同志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论著
1.《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博士文库),2005年9月版。
2.《本真存在的路标--海德格尔》,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王玖兴文集》(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参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革命》,载《人文杂志》,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6.《200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展》,载《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7.《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8.《问题意识、体系精神与学科特性》,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9.《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载《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载《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
11.《关于现代性、全球化与中国知识的文化反思》,载《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2.《面向新世纪的古希腊哲学》,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2期。
13.《建构当代中国人学大厦的基石》,载《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4.《论海德格尔建构生成的思维方式》,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5期。
15.《社会科学:面向网络时代》,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6.《全球化与文化的多元化》,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卷》2001年第5期及《哲学原理》2001年第6期全文转载。
17.《论社会科学研究的“网络模式”》,载《学海》,2000年第6期。该文被《中国哲学年鉴》(2001)作为本年度重要论文收录。
18.《私人时间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0年第1期全文转载。
19.《论伽达默尔美学思想中的“游戏”概念》,载《语文学刊》1999年第5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0年第1期全文转载。
20.《面向现实生活的哲学反思与阐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第40期第3版。
参考资料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出版社领导班子调整.澎湃新闻—方志大名.2022-06-02
崔唯航简历-中国外国文学网.中国外国文学网.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