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产业集聚区
方城县产业集聚区以“一区两园”为模式,总规划建设面积13.68平方公里。其中,位于县城东南部的东园,规划建设面积6.68平方公里,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位于县城西南部的西园,规划建设面积7平方公里,以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质能源产业为主导。
主导产业
方城县产业集聚区以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质能源产业等四大产业为主导产业。
方城县产业集聚区于200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规划为“一区两园”。东部园区位于县城东南二郎庙乡境内,规划建设面积6.68平方公里,以新能源产业为主;西部园区位于县城西南部,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以装备制造产业为主。
“2012年,我们就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坚持以产业链为基础,进行精细招商,精心培植以轴承为主的装备制造和超硬材料两大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引资上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壮链上项目,围绕主导产业配套产品上项目,实现产品系列化、企业规模化、产业集聚化。”县委书记褚清黎告诉记者。
河南中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只是方城县打造轴承产业链中的一环。该公司所属的河南中亚冶金轴承集团,是方城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目前,河南中亚冶金轴承集团围绕轴承产业,已在产业集聚区投资建设了4家相关企业11个项目,基本形成了生产冷辗扩成套设备、轴承钢管、轴承套圈及各种配件、成品轴承的轴承产业链。
北仑区昆仑石化管业公司的160型热轧钢管生产项目的引进,则奠定了该县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冷热轧轴承钢管生产基地的基础。该项目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而来,也是国内口径最大的热轧钢管生产线,生产设备采用全自动热轧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先进技术,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热轧钢管,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
以中南钻石有限公司为依托,立足上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与超硬材料配套的压机链梁、导电圈、顶锤、芯柱、金属粉、合成复合片等配套产品,一个个项目也接踵而至:投资2.8亿元的合成芯柱项目是从深圳整体搬迁过来的,投资3.1亿元的硬质合金顶锤项目一期已经投产,金刚石添加剂项目、金属粉项目等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同时,立足下延产业链,该县还将吸引更多的超硬材料下游产业的刀具、磨具等项目进驻,到2019年将形成年产值百亿元的产业规模。
目前,园区内的天锐机电、宛北水泥、金裕城门业、欣欣粮油设备、风力发电等项目也逐步实现稳产达效。芝元堂药业、中钻实业、金裕城门业扩建、兰花丝绸、草庐蜂业、裕盛食品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筑城粮油机械设备、佳冠机械高压、特高压电气零部件加工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关于方城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东邻舞钢市、泌阳县,南接社旗县、宛城区,西连南召县,北依鲁山县、叶县,是南阳市的北大门。县域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方城素称"五界一口",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和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五个自然分界线上,东北部是全国九大隘口之一的方城缺口。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各占三分之一。境内有河流70余条,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09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3.9毫米,无霜期220天。方城县辖16个乡镇,561个行政村,4115个自然村,5400多个村民小组。全县共23万余户,近100万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390人。全县有汉、回、满、白、壮、蒙古、纳西、藏、苗、彝、侗、、维吾尔族等13个民族,汉族约占98.3%,少数民族约占1.7%。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约占98.9%。
发展现状
方城式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县。粮食总产保持在10亿斤以上,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90万亩,方城县矿产资源丰富,全县已发现矿种29个120余处,探明储量的有10余中,其中,金红石预测储量约5000万吨,为世界级特大型矿床,居全国之首;白云岩、滑石储量居全国前列,萤石储量居全省之冠,均为全省大型矿床;方城特产的黄砚始创于汉,盛行于宋,为全国五大名砚之一,曾荣获全国名砚展览评比石质、工艺双想奖金,畅销北美、东亚及港澳台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多晶硅、金刚石、金红石、风力发电为主的四大新兴支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对外形象明显提升,正在朝着打造“中等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