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庚,男,1958年9月生,祖籍保定市,博士(香港大学),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人物经历

1982年获文学士学位(兰州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198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兰州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美文学翻译方向),2000年获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2009年获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研究方向

袁洪庚教授主要研究东西方比较文学、英语文学及翻译学。近5年来主要从事中外文学中“罪与罚”的主题研究。

主讲课程

本科:翻译2 (汉译英);英美侦探小说概论;外国文学欣赏(全校公选通识课)。

硕士研究生:侦探小说:作品与评论;文学翻译(汉译英);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论;英国文学经典作品研读;英诗与诗论。

主要贡献

袁洪庚教授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外国文学、文艺报、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译林出版社、China Today、等文学界、外语界的权威、核心刊物(C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其中有多篇收入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集刊和有关文集;业余从事文学翻译;译有《北回归线》《白色旅馆》等英语文学作品8部,另在世界文学、外国文艺、外国文学动态、世界史研究动态等刊物上发表译文数十余篇,共约140万字;其中有两部译著获省社科成果奖;其传略收入《中国100所高等学校中青年社科教授概览》、英国剑桥I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Intellectuals,1993/94 、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1995等国际名人录。

袁洪庚教授主要从事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侧重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的中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如当代玄学侦探小说。他首次译名“玄学侦探小说”,是中国大陆首次系统研究玄学侦探小说的学者,他的有关著述均已引起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获得了外语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直面社会现实,洞察人性秘密—菲丽丝·多萝茜·詹姆士的社会派侦探小说,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18日第七版。

现代诛心术:文学中发挥到极致的心理分析,上海市:《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5年秋季号。

《空山:机村传说》:一个关于乌托邦的悖论,《兰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五期,1/2。

爱伦·坡首篇侦探小说有新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3日第七版。

王朔,当代中国侦探小说的拓荒者,《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五期。

我与《北回归线》二十八年的缘分,北京市:《外国文学动态》,2012年第六期。

以兽喻人:“莫格街凶杀案”中的反讽与犬儒主义,武汉市:《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一期;北京: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七期转载。

代表译著

工作颂歌》(原著:阿兰·德波顿,中英双语插图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北回归线》(原著:亨利·米勒), 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13。

《维农少年》(原著:DBC. 皮埃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2。

主编教材

《外国文学赏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年。

《The Detective Story: Works and Criticism》, 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6.

《创新大学英语阅读教程 4》 ,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出版社,2012年。

出版图书

英诗及诗学文选》《域外文学新论》《侦探小说:作品与评论》

获奖记录

2015 主编教材 The Detective Story: Works and Criticism(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获第三届“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优秀教材一等奖

2013 主编教材 The Detective Story: Works and Criticism (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获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社会兼职

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理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山大学等院校教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