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man in the mirror

man in the mirror

《Man in the Mirror》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歌手孙耀威于2010年4月9日发行的音乐专辑,共收录11首歌曲,由舒文担任制作人。这是孙耀威的第十九张大碟,第七张粤语专辑,所有歌曲的创作都有他的参与。据孙耀威本人在AM730受访问称,此大碟取名Man In The Mirror乃因非常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同名歌曲,觉得很有意义,并籍此向麦可·杰克森致敬。专辑的第一主打歌《围城故乡》,第二主打歌是《如果生命还有歌》。专辑中附有一本册子,册子除了歌词以外,他还对每一首歌撰写了一段的感言。此外,这专辑附送一片DVD,DVD中附有《如果生命还有歌》《围城故乡》《36》的音乐录影带。DVD同时又加入了在3月举行的《孙耀威新碟音乐会》里十一首歌曲的现场表演片段。2010年,专辑歌曲《如果生命还有歌》获得新城劲爆颁奖典礼新城劲爆歌曲奖。

创作背景

2009年,孙耀威先后经历了鼻腔手术和声带惯性出血的病痛。期间,他暂停演艺工作,开始了一段时间的修养,该专辑的筹备创作就在这个时期进行。虽然该专辑是孙耀威职业生涯的第一张粤语创作专辑,但是孙耀威没有太大野心,他只是希望通过该专辑,能够让听众更加了解他的音乐世界。由于受到失声的影响,专辑录唱过程中,孙耀威一度失声,最终他在担惊受怕中完成了专辑的录制工作。完成整张专辑的经历,让孙耀威更加了解他自己,如同让他在镜子里面看清楚了自己一样,于是孙耀威最终将专辑取名为《Man in the Mirror》。

专辑歌曲的创作过程中,孙耀威看到了女学生为情自杀的新闻报道,被其事件深深触动,于是创作了一曲《如果生命还有歌》,以此告诉听众要爱惜自己、珍惜生命。虽然专辑歌曲定位以商业流行歌曲为主,但是由于孙耀威长期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专辑中,他的创作也受到了《圣经》的影响 。《我的故事(上集)》是孙耀威为一位已过世的歌迷而创作的歌曲。这位吉林省的歌迷跟随了孙耀威十年,但在一次驾车为孙耀威选购生日礼物时发生意外,不幸离世,于是孙耀威创作了该曲 。此外,专辑中的《小孙公园》《36》等曲目,也是孙耀威以其个人名字、年龄或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作品 。

专辑介绍

年前因声带出血而休病的孙耀威,终於推出2010年度新碟《Man in the Mirror》,再次以唱作人的身份来演绎11首新作,兼参与作曲、填词与监制,与周耀辉、Vincent Chow、舒文等音乐人合作,以真摰的歌词和动人的歌声来感动乐迷。率先主打歌「围城故乡」以围城来形容都市人的隔膜,再以「如果生命还有歌」来带出人生的希望。专辑中的《如果生命还有歌》是孙耀威看到女学生为情自杀的新闻报道后,被其事件深深触动而创作的,以此告诉听众要爱惜自己、珍惜生命。专辑中的《我的故事(上集)》是孙耀威为一位已过世的歌迷而创作的歌曲,这位吉林省的歌迷跟随了孙耀威十年,但在一次驾车为孙耀威选购生日礼物时发生意外,不幸离世,于是孙耀威创作了该曲。此外,专辑中的《小孙公园》《36》等曲目,也是孙耀威以其个人名字、年龄或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作品。

专辑鉴赏

《Man in the Mirror》是一张粤语流行专辑,同时也是孙耀威第一张个人全权自主的专辑。专辑中的11首作品,虽然少了孙耀威从前作品中惯有的商业流行性,但是增添了不少人文特色。比起孙耀威此前那些倒膜式的商业作品,该专辑更具深刻性。专辑中,孙耀威的个人创作虽然还没有很强的锋芒特色,但是这些创作并不是花拳绣腿的班门弄斧,而是在保证了一定可听性的情况下,同时在整体上贴合孙耀威的个人气质。当然,舒文在制作上的配合也功不可没,真切地展现出了孙耀威在音乐别于过去的一面。特别是像《Faith Man》《36》《我的故事上集》等曲目,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多多少少都与孙耀威有着一定的联系,此外这些作品的词曲大部分都出自他个人之手,因而让人感觉到有血有肉。《围城故乡》中,孙耀威的演绎让听众体会到,都市人在面对社会压逼下,事不关己、决乏沟通的心态。该曲中,孙耀威将人生的体验化为音符,使得该首作品一下子变得厚重了许多。也许该曲不会大面积的流行,但对于一位歌手而言,却是真正表达了他自己。《我的故事(上集)》中,孙耀威的演绎,能够勾起听众的回忆,陷少男少女听众的心。

获奖记录

专辑曲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