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龙穿城

龙穿城

龙穿城位于仙游县涵江区交界处,是一座奇特的天然石城,由近似方型的巨大石峰构成,城高近200米,方圆五六里,四壁犹如斧劈刀削,峰顶却是一马平川。

美丽传说

传说古时有两条巨龙——黄龙和白龙,要把这座石山打造成一座美丽的石头城,后被仙人点破后飞去。站在峰下仰望,古木参天之中,石崖高耸云天,壁立千仞,距地面百米处的石壁上,似巨龙穿凿而过,犁开一道环绕石城一周的凹槽,形成一条可通人马的廊道。于是,这座石山故名“龙穿城”。如今,离龙穿城十公里左右,有两个自然村至今仍为黄龙村、白龙村。有诗曰:“蛇傍石城窄径通,岩岚林霭共泯蒙,高泉瀑影飞花外,乔木秋声寒籁中”。

环境描述

龙穿城高二百米,方圆五、六里,四壁犹如斧劈刀削,峰顶却是一马平川。距地面百米处的石壁上,像有一条巨龙穿凿而过,犁开一道凹槽,环绕石城一周,形成廊道,可通人马,大有古堡雄关的磅礴气势。

石城东面,有三道瀑布自峰顶沿着并排的半瓣葫芦状石横泻而下。石城西面,有条惟一可通岩顶的小道。岩上八大石室,上下串通,左右毗连,每洞可容纳数万人。其中最高处的入云洞内,有天然的石门、石窗。洞里还有一股泉流,清洌甘美,年长月久,滴水穿石,形成一个水缸。刘彻时,大将朱买臣征闽。东越王余善自福州市败退至莆田市,在此占石城为营,筑点兵台,迄今还留下越王台的遗迹。唐朝时,这里建有寺院,名“云顶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离此二十多里的游洋古镇,改设为兴化县兴化军,这里也随之得到开发,周围广漠的山地大都被开垦种植。那时,云顶寺的香火旺盛,僧徒达十多人。至明正统十三年(1448),因兴化县治撤消,云顶寺便日趋荒凉。明朝末年,天下大乱,龙穿城因地势显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附近百姓屡遭刀兵之劫,纷纷外迁,云顶寺也随之颓废。

龙穿城周围群山起伏,林木蓁蓁,泉流潺潺,风光如画。这里还盛产着各种名贵药材和香菇、木耳、竹笋等,溪中生长着珍贵的肥螈大鲵属)。

历史事件

唐朝

龙穿城上建有寺院,名曰云顶寺。而在龙穿城的脚下有一处出米岩,传说寺中的和尚不用耕种,出米岩会根据云顶寺和尚的多寡流出定量的米来。而后有小和尚因嫌每天下山取米太麻烦,便找了工具凿大出米岩的洞口,期望能流出更多的米,结果出米岩再也不出米了。记者一行中有人笑言:大概是当地稻香谷丰,吸引来耗子等动物把谷物衔进该洞内,后凿洞声惊走了它们,以致于该洞“不再出米”了。因此,该传说告诫大家要“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

宋初

兴化县,县城设在仙游古邑(今游洋镇),古邑石城曾盛极一时,气派不凡、别具一格的龙穿城曾引来不少豪门贵族、文人骚客来此观游。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鼎丞曾率领红军二○七团,在这里坚持武装斗争。1929年秋,他曾在龙穿城石室内养伤。还有,邓子恢率领的闽中游击队司令部也是以这里的周边村庄作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参考资料

“龙穿城”助力新侨村振兴.www.0594xyw.com.2024-02-20

莆田元宵:(9)万人游灯闹元宵.百家号.2024-02-20

丛林穿越记:涵江龙穿城之行.www.dpt.cc.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