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清盛
平清盛(日语:たいらのきよもり,英语:Taira no Kiyomori;1118年2月10日-1181年3月20日),出生于伊势国(今日本三重县一带),伊势平氏平忠盛的嫡长子,平安时代末期权臣,日本历史上首个军事独裁者,也是武士政权的鼻祖。
平清盛由平忠盛抚养长大。1129年,12岁的平清盛被任命为从五位下左兵卫佐;1132年成为第一位被允许进入天皇氏居所的武士。1146年被任命为从四位下中务少辅兼安艺守;1153年继承了平氏的家主之位。1156年,平清盛因保元之乱的功绩,被任命为播磨守。1159年,他在平治之乱中打败源义朝,成为武士之王。此后,平清盛开始政治联姻,巩固政治权力。1161年,其妻子的妹妹生下了皇子(高仓天皇),此后日本的66国中,为平氏亲信所控制的达30余。
1167年,平清盛被任命为从一位太政大臣,他在3个月后辞职并宣布出家隐居,称“入道相国”,但日本军政大权仍在他的手里。1169年,他在福原定居,并通过日本与中国宋朝之间的海上贸易而获得大量财富。1179年(治承三年),平清盛因长子重盛去世离开都城,后白河天皇开始向平家施压。得知此事的平清盛返回都城,幽禁了法皇,开始实行独裁统治。1180年,源赖朝在伊豆起兵,平氏军于藤川合战中失败。1181年,64岁的平清盛病故。
平清盛通过政治联姻、安插亲信等手段巩固权势,借保元、平治之乱战胜源氏,武士阶层借此登上政治舞台,他以外祖父名义执掌政权,成为最高权威者;平氏家族掌控众多庄园及大量“知行国”,加大与宋朝贸易往来,获取大量贸易利益,还推动宋朝货币在日本逐渐取代实物货币,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平清盛注重军队建设,培养“忠君”思想;其建造祈祷航运安全的神社,留下装饰性佛经巅峰之作《平家纳经》,同时宋朝海商在其时期促进了诸多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永久六年一月十八日(公元1118年2月10日),平清盛作为伊势平氏的栋梁平忠盛的嫡长子诞生。其出生地是伊势国(今日本三重县一带)。其生母究竟是祇园女御还是祇园女御的妹妹,并不确定。三岁时,其生母去世。他的生父虽是白河天皇,但却是由平忠盛抚养长大的。
小时候,他夜里哭闹得很厉害,听闻此事的白河法皇吟诵了“夜泣きすと ただもりたてよ 末の代に 清く盛ふる こともこそあれ”(夜里若哭闹,只需将其抱起,但愿在后世,能清正且昌盛)这样的句子,由此他便被取名为“清盛”。1129年(太极四年),12岁的平清盛被任命为从五位下左兵卫佐。
政治崛起
1132年(天正2年),他得到鸟羽天皇的认可,成为第一位被允许进入天皇居所的武士。在1135年(保延元年),年仅18岁的平清盛,因父亲平忠盛在西部诸州讨伐海盗付出诸多努力而受到奖励,被任命为少四品。到了1137年(保延3年),他又因父亲平忠盛建造熊野本宫的功绩,获任肥后郡守。1138年(保延4年),他先是与高阶基章之女结婚,不过后来遭遇丧偶,而后与平良登喜子(Tokiko Hira)再婚。1146年(久安2年),平清盛被任命为从四位下中务少辅兼安艺守,由此得以控制濑户内海周边的海域。
1147年(久安3年),平清盛经历了祇园神社爆发的一场战斗。1153年(仁平3年),他在父亲忠盛去世后,继承了平氏的家主之位。继任平忠盛的平清盛作为军事贵族的一员,权力稳步增长。1156年(保元元年),他遇上保元之乱爆发,站在后白河天皇一边,与源义朝联手杀死了源为义和平忠政,后因这份功绩被任命为播磨守。1159年(平治元年),平清盛经历了平治之乱爆发,与源义朝战斗并获胜,成为武士之王。
家族全盛
自平治之乱以后,平清盛周旋于上皇与天皇氏之间,不断提高自身的地位。他将家族中的女性嫁给皇室以及摄关家,以此强化姻亲关系,并获得了众多官位以及领地。1160年(永暦元年),平清盛受后白河天皇的命令修建新的熊野神社。1161年(応保元年),他被任命为中层顾问,其妻子的妹妹茂子嫁给了后白河天皇,并生下了皇子(高仓天皇)。1165年(永万元年),他见证了二条天皇去世。
1167年(仁安2年),平清盛被任命为从一位太政大臣,成为第一位成为太政大臣和贵族的武士,虽然3个月后他便辞职并宣布出家隐居,称“入道相国”,但全国军政大权仍是被握在了他的手里。1168年(仁安3年),严岛神社建造规模庞大。1169年(仁安4年),他在福原(现神户)建造了一座别墅并作为自己的住所。1170年(嘉応2年),他欢迎后白河天皇访问福原,并会见了中国宋朝的使者,在福原,他通过日本与中国宋朝之间的海上贸易而发了巨财。1173年(承安3年),他见证了大和田泊地的人工岛桂井岛竣工。
1177年(慈正元年),平清盛遇到狮子谷阴谋被揭露,天皇反对平家的亲信被消灭,与后白河天皇的矛盾也愈演愈烈。1179年(治承三年),平清盛遭遇长子重盛去世,趁着平清盛不在首都,后白河法皇(所谓法皇,指的是出家后的上皇)开始向平家施压。得知此事的平清盛返回都城,幽禁了法皇,开始实行独裁政治。垄断了财富和权力的平家家族非常繁荣,以至于有人说“除了平家之外没有人是人”。
逝世
在囚禁了后白川义则后,平清盛将高仓天皇的女儿所生的皇太子即位为“安德天皇”,并通过照顾年轻的天皇来加强他的权力。然而,清盛的行为却引起了皇室其他成员、贵族家族和武士家族的不满,反而孤立了平家家族。随着安德天皇的即位,白川天皇的儿子望仁天皇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反抗源氏的武装起义,并亲自起兵(1180年)。虽然他集兵的尝试失败了,但他推翻平家的愿望却稳步传递。
1180年(慈正四年),平清盛将首都从京都迁至福原,但六个月后就返回了,源赖朝在伊豆市起兵,平氏军于藤川合战中失败。1181年(慈正五年),64岁的平清盛发烧病倒后去世了。剩下的氏族无法阻止源氏和朝廷的势头,并在1185年(农历2年)的丹之浦之战中被摧毁。
主要举措
政治
他将三个女儿嫁给藤原氏家,一个女儿嫁给高仓天皇做中宫,生安德天皇。平清盛使年幼的皇子即位,顺理成章以外祖父名义执掌政权,成为最高权威者。
据统计,在全国的66国中,为平氏亲信所控制的竟达30有余。平氏一门,在朝廷的公卿达16人,殿上人余30人,诸国的受领(即国司)、卫府、诸司总共有60余人,实属罕见。
军事布局
1156年7月发生的“保元之乱”是日本统治上层后白河天皇和崇德上皇围绕政治主动权归属的一场内战。战斗以后白河天皇和其支持者平清盛、源义朝胜利而告终,此战皇家均借助于武士的力量,标志着武士阶层走入日本政治舞台,成为日本武家政治的开端。此后,平清盛受到后白河院的重用,急剧扩大势力,引起源义朝的不满,两人之间的矛盾加剧。1159年,源义朝乘平清盛拜熊野神宫的机会举兵,囚禁二条天皇和后白河院,不料在政变眼看就要成功之时,平清盛闻讯回京,使局势立即得到扭转,从而促使源义朝方面彻底崩溃,史称“平治之乱”。
保元、平治之乱两次政变为武士阶层最终夺取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平氏最终掌权铺平了道路。因此,武士阶层是保元、平治之乱的真正胜利者。而经过保元、平治之乱,平氏终于战胜源氏,平氏专权即将成为现实。
由于军队是平清盛取得政权和维持统治的必要保证,因此他非常注重军队的建设,对其进行“忠君”思想的培养,确保这些武装发挥维护平家政权的重要作用。
作为武士集团的首领,平清盛的武装力量集中在畿内、西国。为了继续拓展势力,平清盛把自己的武士家臣派到一些贵族庄园里做“地头”,加强对各地庄园的管理。此时武士的地位依然是卑贱的打手,并不受贵族们尊重。平清盛虽然是武士集团的首领,其职位显贵而高高在上,代表的只是大贵族阶级的利益。
经济政策
据统计,平氏家族门下的庄园达五百多处。全国一半的“知行国”处于平氏家族的控制之下。
平氏在掌控国内经济的同时,也加大与宋朝的贸易往来。平安时代,宋国船只只能进入九州的博多,进口货物通过陆路运输到首都。平清盛认为,如果船只能够靠近首都,贸易效率就会提高,因此他开发了“大和田之泊”,即现在的神户港,以便大型船只可以进入。此外,平清盛会直接将宋商推荐给白川后陛颂尊者,以确保交易顺利进行。随着日中贸易的发展,平氏政权获得了大量的贸易利益。伴随贸易而来的还有大量流入日本的宋朝货币,其逐渐取代了日本的实物货币。平清盛的努力不仅为平家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也为整个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艺术
自平忠盛的时代起,平家所在的安芸(广岛县西部)就一直在平家的控制之下。平清盛继承了家业,并建造了祈祷航运安全的神社,使其成为平家的宗族神。该神社有一部33卷的《平家纳经》,其中包括由平清盛和其他家族成员一卷一卷地抄写和奉献的《法华经》等。其带有金银装饰的优雅封面和精美的衬页插图,被认为是装饰性佛经的巅峰之作。
严岛神社神殿是平清盛在仁安3(1168)年建造的神殿,在承元元(1207)年毁于火灾。此后,又发生了数次火灾,但每次都被重建,并延续下来。
宋朝海商促进了中国丝绸文化、瓷器文化、中药文化、禅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
平清盛在掌握政权后,致力于将权力集中在自己和家族手中。通过安插亲属、委任亲信控制中央及地方上的要害部门,在朝廷确立了平氏的独裁统治。比如他在1179年幽禁了当时的后白河天皇,停止了院政,又驱逐了反平氏势力,使平氏家族的权力达到顶峰。
平氏政权采取与中国南宋政权通好的政策,积极推进日中贸易。为便于南宋大型船只驶入濑户内海,曾动工开凿音户海峡,还在摄津的福原筑港,使它成为对中国贸易的重要港口。
平清盛从贵族、寺社那里夺取庄园,把以畿内、西国为中心的500多所庄园和达全国半数以上的知行国弄到自己手里,任命自己的家臣为领国的国司,任命顺从平民的武士担任一部分贵族庄园的“地头”,令其管理,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基础和对地方的控制。
平清盛将女儿德子嫁给当时在位的高仓天皇,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使自己与皇族建立紧密联系,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平氏家族的权力扩张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文化理念
平清盛有佛教信仰,并建造了严岛神社神殿;他积极发展海上贸易,修筑大轮田泊(今神户港),这显示出他具有一定的海洋开放意识和对海洋文化的重视;此外,平清盛致力于家族权力和地位的提升,将家族利益置于重要位置,这种家族文化对平氏家族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艺术与民间形象
艺术作品
小说
电影
电视剧
轶事典故
1167年(镇安二年),平清盛成为第一位被任命为大臣的武士,他的贵族地位也由此登上了顶峰。垄断财富与权力的平氏家族达到了鼎盛时期,甚至有“平氏以外的人都不是人”的说法。
重要争议
出身争议
平清盛出生于1118年(日本永久六年)1月18日,是伊势平氏首领平忠盛之子。其母的身份存在不同说法,比较有力的说法认为,其母可能是曾侍奉白河天皇的祇园女御,也有可能是祇园女御的妹妹,不过具体详情目前尚无定论。此外,还有另一种关于平清盛出生的说法,据说在祇园女御嫁给平忠盛的时候,她就已经怀有白河上皇的孩子,而后来生下的这个孩子便是平清盛。
举措争议
平清盛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反对者残酷镇压。例如治承三年(1179年)领导平家军队控制京都,结束后白河天皇院政,这种通过武装政变加强自身权力的方式引发诸多不满,加剧了与后白河法皇等势力的矛盾。
军事行动常导致大量无辜平民死亡,给民众带来灾难,这使其统治在民间的支持度受到影响。
平清盛还对各寺院的宗教势力进行了整治。为了维持平氏政权的长治久安,平清盛于承治四年六月强行将首都迁往平氏的据点福原(今神户附近),得罪了以寺庙、神社为中心的宗教势力。
人物评价
为了打破平安时代长达300年的锁国政策,平清盛掌权后确立了商贸立国的构想,通过修建大轮田泊、治理濑户内海等措施,试图加强海上贸易,但最终由于国内战乱而未能实现其目的。然而,平清盛掌权后,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日海运贸易的作用,为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匡艳《晚清民国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研究》 评)
他时而宽容时而无情,然而他的行为一直都不合时宜。事实上,他杀了很多本该赦免的人,却赦免了很多本该杀死的人,尤其是敌人的两个孩子,十五岁的源赖朝和当时还是婴儿的源义经。((法)克洛德·法莱尔《远东行记》 评)
人物关系
以上信息来自:
后世纪念
1945年9月(昭和20年)袭击的幕崎台风在严岛神社后面流淌的御手洗川引发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当时,沉积了大量的沉积物,以开垦“西松原”延伸的区域。1954年(昭和29年),为纪念平清盛逝世770周年,清盛神社在该地建造。从2021年开始,为纪念清盛的遗产而举行了“清盛节”。
参考资料
平清盛(たいらのきよもり).historist.2025-01-19
平清盛.britishmuseum.2025-01-19
平清盛的一生.kyoto.2025-02-01
平清盛.google.2025-01-19
平清盛追踪与京都相关的地方.kyoto-design.2025-01-19
京都:六波罗蜜寺.yoritomo-japan.2025-02-02
平清盛做了什么? 除了平安时代末期的历史背景,还解释了这个人的生平和性格.HugKum.2025-01-19
Genealogy of the Taira Clan Tokusohikan.totetu.2025-02-02
新平家物语 1.豆瓣读书.2025-02-02
平家物语.豆瓣读书.2025-02-02
双调 平家物语〈1〉序の巻 飞鸟の巻.豆瓣读书.2025-02-02
新平家物语 新·平家物语.豆瓣电影.2025-02-02
平清盛(2012).豆瓣电影.2025-02-02
义经 义経 (2005).豆瓣电影.2025-02-02
平清盛(1992).豆瓣电影.2025-02-02
草燃 草燃える (1979).豆瓣.2025-02-02
新・平家物语 新・平家物语.豆瓣电影.2025-02-02
源义经 源义经 (1966).豆瓣电影.2025-02-02
后白河法皇与“治承·寿永之乱”.今日头条.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