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近红外图像

近红外图像

近红外图像是指使用遥感器捕捉物体反射或辐射的近红外光谱段而形成的一种图像。

形成原理

近红外图像的形成过程中,使用的摄像头为ICCD,具有以下技术参数:光谱响应范围为0.4~1.1微米,像素数量为756x581,最低照度为0.1勒克斯,镜头焦距为30毫米,光圈可在0~5之间调整。为了确保有效的近红外光谱响应,放置在镜头前的带通滤波片的波长响应范围为0.9~1.6微米。光源方面,采用了含有丰富近红外成分的卤素灯两盏,通过调节电流来控制光线强度,每盏灯的最大功率可达25瓦特。

系统结构

为了探究摄像头工作距离对图像效果的影响,设计了可以上下移动的载物台。在拍摄过程中,样品被放置在载物台上,并在其下方垫上一层黑色橡胶薄片,以减少背景干扰。摄像头捕获的图像通过图像采集卡传输至计算机,随后使用专门开发的近红外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该软件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包含多个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界面系统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输入输出模块、选择处理区域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以及帮助与退出模块等。

参考资料

近红外光谱分析——大数据时代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百家号.2024-10-28

5分钟了解近红外:原理、市场和代表产品一览.分析测试百科网.2024-10-28

三分钟了解分析“巨人”——近红外光谱技术!.百家号.2024-10-28

短波红外光谱长啥样?可见光近红外光波却“看不见”.热成像仪网.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