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安,男,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1991年4月在东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6年晋升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国家“八六三”计划MEMS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科技部纳米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微机电与纳加工组成员、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工程系副主任。

2020年1月10日,黄庆安团队负责的“高性能MEMS器件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南大学黄庆安教授简介

黄庆安,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在MEMS/NEMS领域有20余年研究与开发经历。因阐明硅电子发射的表面效应及电子发射规律,为相关器件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该研究成果获200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因阐明多晶硅电热执行器中电、热、力的复杂行为及其作用规律,促进了该类执行器的发展,该研究成果获2006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际期刊论文(SCI)80余篇、出版英文手册3章、中文专著1本、译著8本;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已授权40余项)、取得软件著作权5件。曾任国家“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MEMS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十二五”863计划微纳制造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现担任国内期刊《传感技术学报》主编,国际期刊《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编委。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姓名:黄庆安

·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63年1月

·民族:汉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博士

任教专业: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在职情况:在

所在院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代表性著作:微系统封装基础(译著)

代表性论文: "基于横向多晶硅二极管的CMOS兼容热风速计;CaAs压电物性的研究"

研究方向:微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及系统、MEMS、NEMS理论、技术与应用

经历

黄庆安教授1991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东南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工程系副主任、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跨世纪人才基金和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获得者。

曾任第六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微米/纳米技术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电子学会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等。担任十五“863”MEMS重大专项预启动项目评审组长,曾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校科研先进个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6年获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1995任IEEESenior Member、2002-2010 任Technical Program Member(Session Chair) of IEEE Sensors Conference、2008-2012任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f Transducers and Micro-Nano Technology (APCOT)、现任《电子学报》编委、《半导体学报》编委、《传感技术学报》主编等学术职务。

研究成果

在MEMS CAD、CMOS MEMS和新兴MEMS器件研究方面完成科研项目13项,获中国发明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60余篇(次),在国内首次编著了《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科学出版社,1996)。该书成为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些著名高校的研究生教材,有广泛影响。

在微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纳机电系统(NEMS)研究领域,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已授权30余项);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15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3章、中文著作7本。

西安美术学院讲师介绍

黄庆安 1964年生于西安市。 198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 200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高研班。 200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国画专业。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讲师。作品曾获陕西省青年美展优秀奖、省首届素描速写艺术大展奖;西安美院国画系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之一。

我说庆安 ——黄庆安其人与他的风情人物画创作 郭北平 庆安为人谦和、低调,但做起事情来却很实,有一种马力足,遇事敢下猛药的决绝劲头,这和他细雨柔风的外表很不相称。八七年他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正赶上遍中国“争抢商机”的好时光。庆安决然“下海”开公司。作了大量的装饰和雕塑工程,事业做的很成功。那年月,开着“凌志”走南闯北、四处旅行的人还真不算太多。然而他毕竟是科班出身的国画生,回归纯艺术创造的那根心弦怎么也静不下来。在跟随王有政老师数年的历练之后,他把目光再一 次锁定在一次人生的重大抉择上,即终止生意,回归美院。我也是那个时候认识的黄庆安,也就是那个时,我发现这个貌似怯生生的黄庆安有一种颇强的内力。我知道了他爱车爱旅行,冰天雪地、夜半三更胆敢驾车翻越唐古拉山脉;知道了他对藏传文化的酷爱和狂热,多年来,数度入西藏自治区甘南藏族自治州腹地,心得素材累累,成册成文。八八年他回国画系后,又在我主持的高研班学习了一年,他的毕业创作十分突出,画是藏民题材的人物画,传统坚实的学院派风格刻画很深入,但无玄惹态的笔墨张扬,平实自然画面气息扑面而来,所以十分耐读。正像所有的求索者必经的“梦里寻她千百度”一样,庆安这几年在画室案头作了大量的探索性作品,有当代性的题材拓展,也有层层叠叠的色墨互破,笔墨的灵动和儒雅化均取得了显而易见的升华。庆安的人物画属于贴近生活感受的那一类,既无高古名仕、佳人庭院的飘逸程式,也无无病呻吟的道学伪装。其实,写生活、写体验的道路最难走。庆安对生命的体味和诠释有过人的细腻之处。他的藏民、妇孺系列无外乎人性、美感、诗意,对于他画路的选择我十分看好。因为你自己被感动,所以别人才会感动,这中间的表述环节,是一个“食不厌精”、步步拔高的标杆,也是“三十年结实之桃”的必然成熟过程。庆安有平常心,质朴作画,每日津津有味、乐在其中,有很强的充实和满足感,从中我窥到一种“成器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状态。庆安对自己的画并不满意,但他有意对自己近几年的努力做一个小结。其实“百尺竿头”、“行百里路九十半”的爬坡经历是我们每一个艺术耕者的终生困境,也是“过程”的美妙和价值所在,愿黄庆安“褪尽铅华”的人物画作品能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2006年5月28日记于西安美术学院郭北平 西安美院付院长 博士生导师)

获得荣誉

2023年8月31日,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参考资料

东南大学喜获7项国家科技大奖.东南大学人事处.2024-08-26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