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尼人
帕尼人(英语:Parni;希腊语:Πάρνοι Parnoi)是东伊朗语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居住在黑海东南部的捷詹河河谷地区。他们是大益三个部落之一,约在公元前3世纪入侵帕提亚,推翻了希腊总督统治并获得独立,随后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安息帝国。
起源与分布
帕尼人的起源和具体分布情况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希腊和拉丁文的记录提供了关于这一民族的信息,但由于命名和翻译上的差异,以及其名称与其他部落的相似性,使得帕尼人的身份确认较为困难。一些学者认为,帕尼人可能最初来自俄罗斯南部,并与斯基泰人一同迁徙。现代研究主要依赖于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的作品,据他所述,帕尼人生活在黑海地区的锡斯坦一带。
语言
帕尼人的语言使用情况尚不确定,但他们被认为是采用了安息语,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与东伊朗的萨克人关系密切所致。安息人在亚美尼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亚美尼亚语中可以发现帕尼人语言的一些特征。帕尼人的语言曾被描述为融合了斯基泰语和米底语的特点。
历史
帕尼人的崛起发生在公元前247年,当时塞琉西帝国的帕提亚总督安德拉戈拉斯宣布独立。与此同时,具有斯基泰血统的阿尔沙克成为帕尼部落的领袖。在失去塞琉古帝国的支持后,安德拉戈拉斯难以保持对帕提亚的控制。大约在公元前238年,阿尔沙克和他的兄弟梯里达底率领帕尼人入侵帕提亚,并占领了北方地区。此后,帕尼人击败了安德拉戈拉斯,并夺得了帕提亚的控制权。尽管塞琉古二世试图收回失地,但在公元前209年,阿尔沙克二世向塞琉古帝国投降并成为了其附庸。最终,阿尔沙克二世的孙子弗拉特斯一世领导帕尼人取得了独立地位。在历史上,帕尼人与安息人之间的区别有时并不明显。
安息帝国的影响
帕尼人在公元前238年攻占了古昌,标志着安息帝国时代的开始。安息皇室声称自己是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后代。除了古昌和帕提亚外,安息帝国还征服了周边的许多王国,并通过附庸国的形式进行了管理。在萨珊王朝的文献中,帕尼人作为一个亲王室的贵族家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