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顺,男,乾县人,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教学名师。曾任咸阳师范学院科技处处长,兼任陕西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咸阳师范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王长顺还是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会会员,中国骈文学会会员、中国辞赋学会会员。

人物经历

曾在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曾任咸阳师范学院科技处处长、咸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咸阳师范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

现任咸阳师范学院党委委员、院长。

任免信息

2019年7月,陕西省政府网站发布干部任命通知,任命王长顺为咸阳师范学院副院长(任职试用期满,任职时间由试用期时间算起)。

2023年9月,拟任本科高校正职。

研究方向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国学传播与普及,着力于汉代地域文化与文学、古代文学与文化生态、古代文学英雄叙事、碑志文献与文学等方面研究。

承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秘书学”“中国文化通论”“国学与人生”等课程教学任务,主持省教改项目1项。

学术论著

(一)著作:

《汉赋长安》,西安出版社、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7月出版。

《汉代关中文化与文学》,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先秦士人与司马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史记概论》(合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二)主要论文

《先秦儒家生命伦理思想之特征论析》,《文化学刊》 2016年第11期。

《咸阳师院赋》,《咸阳师范学院报》2017年12月5日。

《新颖的研究视角,宏阔的研究视野——段永升新著\u003c唐代诗人接受道家道教思想史论\u003e评介》 ,《文教资料》 2017年第1期。

《宋代\u003c史记\u003e接受之文章学价值》,《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4期。

《宋代碑志文评的文章学价值》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6期。

《文化阐释 文学本位 整体观照 学科创新——张新科先生《史记》研究论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

《论\u003c庄子\u003e之“奇”对司马迁“爱奇”的沾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文化观照 学术创新 规律探寻——张新科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天中学刊》2014第4期。

《西汉统治集团政治作为与奏议文嬗变》,《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u003c西都赋\u003e “长安事象”征实考论》,《文史哲》2010年第4期。

《中国上古神话“英雄”叙事论略》,《文艺评论》2013年第2期。

《论西汉政论文的政治适应》,《社会科学家》 2012年第12期。

《唐宋间\u003c史记\u003e接受传播之嬗变及其原因》,《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论\u003c史记\u003e的语言张力之美》,《理论导刊》2011年第11期。

《李清照词意象美嬗变论析》,《文艺评论》2012年第2期。

《中国智慧的审美性》,《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2期。

《论\u003c史记\u003e的叙事张力》《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论司马迁\u003c史记\u003e文史张力的审美价值》,《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论司马迁\u003c史记\u003e中的“和谐”思想》,《理论导刊》2009年第9期。

《论司马迁\u003c史记\u003e创作之元动力》,《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古典散文学”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冬之卷。

《先秦士人的道义传统及其批判精神》,《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转型: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心理美学内涵探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司马迁\u003c史记\u003e批判精神探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论\u003c史记\u003e批判性的表现形式》,《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u003c史记\u003e所记自杀现象的文化内涵》,《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士人价值标准的解构、重构与回归——\u003c聊斋志异·黄英\u003e的文本文化解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论中唐新乐府诗的讽谕特质》,《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春秋笔法”与“太史公笔法”之比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论新闻的审美特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由“长安事象”叙写的变化看京都赋之嬗变》,《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3期。

《\u003c申报\u003e对近代文学的影响》,《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论田园诗对陶渊明生命存在的意义》,《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u003c诗经\u003e英雄书写论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中国古典传记生命理论的建构——评张新科先生新著\u003c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u003e》,《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论\u003c细侯\u003e对中国古代杀子母题的承继与超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3期。

《简谈大学教育国际化与本科教学改革》,《现代教育》2012年第9期。

《\u003c史记\u003e英雄叙事论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

《墓碑志文学性及其在唐代的嬗变论略——以陕西新出土墓碑志文为重点的考察》,《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从碑志文看韩愈散文的“尚奇”》,《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u003c汉书\u003e英雄叙事及其审美价值》,《榆林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分体教学》,《商洛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三)主持科研项目

班固汉书》治国理政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2017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Z032) 。

“唐前文学‘英雄’的书写、接受与传播研究”,2014年国家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4BZW090)。

唐朝碑志文的文章学研究——以陕西出土碑志文献为重点的考察”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号:13YJA751045)。

“汉代关中文化与文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1K062)。

“陕西金石文学与文化建设研究”,陕西省社科界2012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C116)。

“中国古代文学英雄叙事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HQ008)。

“汉代关中文化与文学”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JK0248)。

“先秦士人与司马迁史记》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08年)。

“中国古代文学英雄叙事及其当代意义研究”,咸阳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XSYK110)。

“司马迁及《史记》的批判精神与士人传统研究”,咸阳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2009年)。

“《史记》张力研究”,咸阳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2007年)。

(四)科研成果奖

2016年12月,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受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组委会表彰。

2017年2月,获2016年陕西省社科界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奖,受到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表彰。

2014年1月,获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受到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

2012年1月,获陕西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受到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

2011年5月,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受到陕西省教育厅表彰。

2013年5月,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受到陕西省教育厅表彰。

2015年5月,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受到陕西省教育厅表彰。

2013年6月,获咸阳市第六届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受到咸阳市人民政府表彰。

2011年10月,获咸阳市第五届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受到咸阳市人民政府表彰。

2009年10月,获咸阳市第四届优秀论文奖三等奖,受到咸阳市人民政府表彰。

2014年3月,获咸阳师范学院第五届科研优秀成果特等奖,受到学校表彰。

获得荣誉

2016年6月,获“第十届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2015年6月,入选“咸阳市第九批有突出贡献专家”。

2015年6月,入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

曾获“咸阳市首批社科专家”。

参考资料

干部任职公示.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09-04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王长顺任职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2024-09-23

陕西任命范永斌、赖绍聪、奚家米、马宁、吴耀武、刘敏涵等职务.中国经济网.2019-07-13

先秦儒家生命伦理思想之特征论析.中国知网.2018-03-31

新颖的研究视角,宏阔的研究视野——段永升新著《唐代诗人接受道家道教思想史论》评介.中国知网.2018-03-31

宋代《史记》接受之文章学价值.中国知网.2018-03-31

宋代碑志文评的文章学价值.中国知网.2018-03-31

文化阐释 文学本位 整体观照 学科创新——张新科先生《史记》研究论略.中国知网.2018-03-31

论《庄子》之“奇”对司马迁“爱奇”的沾溉.中国知网.2018-03-31

文化观照 学术创新 规律探寻——张新科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知网.2018-03-31

“春秋笔法”与“太史公笔法”之比较.中国知网.2018-03-31

咸阳市第九批有突出贡献专家拟选名单公示.咸阳市人民政府.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