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谢弗勒(Israel Scheffler,1923年11月25日—2014年1月16日),美国哲学家、教育哲学家,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是美国分析教育哲学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全国教育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的创始人之一。
人物经历
谢弗勒在布鲁克林学院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过博士论文《On Quotation》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他开始在哈佛大学工作,直到1992年退休。他曾任科学哲学学会、查尔斯·S·皮尔斯学会主席。谢弗勒还曾担任多个学术职务,任教于欧洲和美国的多所大学。作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教育和哲学教授,他培养了一批青年学者,并指导了包括索尔蒂斯在内的多位杰出博士生。1953年,谢弗勒在美国促进科学进步协会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建立一个分析的教育哲学》一文,推动了分析哲学方法在教育哲学领域的应用。1958年,他主编了《哲学和教育》论文集,该书成为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使用分析方法的典范。1960年,他出版了《教育的语言》,其中提出的形式分析方法影响了美国纯概念分析派以及后来的后分析教育哲学的发展。
主要著作
谢弗勒的主要著作包括《哲学和教育》(主编,1968年)、《教育的语言》(1960年)、《研究过程剖析》(1963年)、《知识的条件》(1965年)、《科学和主观性》(1967年)、《理性和教学》(1973年)、《论人的潜能》(1985年)。他还撰写了两部自传文献:《我年轻时的老师:一个美国犹太人的经历》和《学者的走廊:一个哲学家的反思》。
参考资料
谢弗勒教育哲学思想研究.万方数据.2024-09-25
谢弗勒《教育的语言》.豆丁网.2024-09-25
分析的教育哲学解决了什么教育议题.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