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湖
达里湖又称达里诺尔湖,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约90 km处。
达里湖是内蒙古四大湖泊之一。湖面海拔1200多米,湖水总面积约2.38万公顷,储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一处典型的高原内陆湖。达里湖是蒙古语湖海的意思,在辽、金时代,曾称为鱼儿涿、捕鱼儿海。1998年7月达里湖保护区正式批准挂牌,并已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2018年达里湖面积197.39平方公里,总储水量12亿立方米,最大水深10米左右,为苏打型半咸水湖。
1998年7月,达里湖被国家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列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2006年,达里湖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旅游区,以及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沙地、林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达里诺尔湖冬捕习俗”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置境域
达里湖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湖面海拔1200多米,湖水总面积约2.38万公顷,储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一处典型的高原内陆湖。达里湖经纬度为43°13'N—43°23' N,116°29'E—116°45' E,是一个水文封闭型湖泊,位于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约90 km处。
历史沿革
达里诺尔湖流域曾有一个巨大的火山喷发口。1万年前,随着火山喷发后地壳的升降变迁,一座巨大的湖盆诞生,这座火山堰塞湖便是达里湖。2011年,达里湖面210.13平方公里,2018年达里湖面积197.39平方公里,总储水量12亿立方米,最大水深10米左右,为苏打型半咸水湖。2020年,达里湖面积缩减到184.66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由13米下降到9.8米,蓄水量由16亿立方米下降到10亿立方米。
地理特征
水文特征
达里湖东西两侧各发育一个小型湖泊,西侧为多伦诺尔湖,面积约2km2,经耗河与达里湖贯通;东侧为岗更诺尔湖,面积约17.8 km2,经沙里河与达里湖贯通。此外,还有贡格尔河从东北侧、亮子河由西南侧注入达里湖。遥感数据显示2010年湖面面积约189 km2,最大水深约11 m,湖面海拔1226 m。为苏打型半咸水湖。
地形
达里湖鸟瞰呈海马状,周围草地缓升,百里际天,东南角地势下沉,曼陀山斜横而出,形成屏障。东西两畔各有一个湖泊,当地人称牦牛泡子和鲤鱼泡子,与亮子河、公格尔河、沙里河三河相连。
土壤
达里湖是典型的高原内陆湖泊,东邻内蒙古高原东南部,西北岸为玄武岩台地,南岸平直近东西向展布,为风积沙岸,其余岸边为灰黑色亚砂土及亚粘土。
气候
该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地区冷季长达5个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由零下10oC递减到零下32摄氏度,夏季温热而短暂,多数地区仅有一至两个月,部分地区无夏季。最热月份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16℃-27℃之间,最高气温为36℃-43℃。气温变化剧烈,冷暖悬殊甚大。
降水量
达里湖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远近的影响,自东向西由500毫米递减为50毫米左右。蒸发量则相反,自西向东由3000毫米递减到1000毫米左右。与之相应的气候带呈带状分布,从东向西由湿润、半湿润区逐步过渡到半干旱、干旱区。
日照
达里湖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数普遍都在2700小时以上,长时达3400小时。冬春季多风大,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蕴藏着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
主要景点
达里诺尔湖的南岸有曼陀山,山上有水云洞、元龙兴寺遗址,西北面是元朝最后一个首都“应昌路”遗址。湖北岸有砧子山,山崖东侧的岩石上留有先民岩画。
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上旬能观看堪称“大自然奇迹”的达里湖清蒸华子鱼洄游壮观景象。
夏季:夏天是达里湖最适合观光和游玩的季节。
秋季:秋天是达里湖最美丽、最壮观的时刻之一,可以观看天鹅。
冬季:达里湖湖面结冰,站在湖面上,可以观赏达里湖冬捕。
开发与保护
1998年7月达里湖保护区正式批准挂牌,并已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内有台地高原植被、湖积平原草原植被、低湿地植被和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等多样的生态系统。达里诺尔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火山群,是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2006年,达里诺尔湖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旅游区,以及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沙地、林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达里湖冬捕习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鸟类
达里湖地处内蒙古高原,人烟稀少,湖面广阔,草甸、湿地齐备,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栖息着15目32科152种鸟类。其中有珍稀的丹顶鹤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26种,是国家珍稀鸟类保护区。这里鸟类最多的时节是春秋两季,四月下旬到五月初,冰雪融化,青草萌生,候鸟成群结队从南方飞来栖息湖区,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各类候鸟陆续南迁,再度光临达里湖,其中以白天鹅和大雁居多,因而达里湖又有“天鹅湖”的美称。
鱼类
达里湖水质因含碱性,只生存鲤鱼、鲫鱼、清蒸华子鱼和泥鳅四种鱼类。鱼种虽少,但产量高,据清代《口北三厅志》记载:“所产华子鱼,每年三四月间,自大湖溯流而进,填塞河渠,无空隙,人马皆不能渡。”每年产鱼仍在100多万斤,成为赤峰市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华子鱼学名东北雅罗鱼,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并通过了环保有机食品认证,“达里湖”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植物
达里诺尔是一个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东北亚最重要的候鸟集散地之一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沙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保护区由北到南形成了玄武岩台地——湖积平原——湖盆低地——风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观生态格局,与之相应的是台地平原及湖积平原植被——低湿地植被——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的有序分布。
人类活动
达里湖是蒙古语湖海的意思,在辽、金时代,曾称为鱼儿涿、捕鱼儿海。1998年7月达里湖保护区正式批准挂牌,并已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
达里湖冬捕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世代相传,延续已有千年,不仅是当地人的一种习俗,更成为赤峰冬季草原旅游的一大特色景观。2011年“达里诺尔湖冬捕习俗”,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湖面萎缩
达里湖的来源之一——贡格尔河年径流量6000万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只剩三分之一,沙里河水量径流量2000多万立方米减少到2020年的900多万立方米。亮子河、耗来河的年径流量也减少,导致达里湖持续萎缩。
生态影响
受达里湖严重萎缩的影响,湖内碳酸钠半咸水质碱性逐渐增强,湖水PH值达到9.6。一些水生物生存受到威胁,只有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和鲫鱼存活,进而对鸟类的采食造成影响。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2018年,赤峰市政府于成立了达里湖水生态资源保护与修复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专题组,对达里诺尔湖水质底泥、水量、水生态环境治理进行研究。赤峰市还邀请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编制《达里诺尔湖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市旗两级党委政府以“最大限度减少生产活动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目标,坚持大保护,不搞大生产,实施禁牧休牧、防护林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开发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2020年,根据达里诺尔流域功能区划情况,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旗推进、草牧业试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免耕修复、碱滩治理、垃圾和生活污水站项目等11个生态项目统筹实施,总投资近1.3亿元。克什克腾旗政府还发布了4道禁牧令:
一是将国道、省际通道及主要旅游公路沿线、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河流发源地、主要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区、生态严重恶化区、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园区划为重点禁牧区;
二是将经棚镇等8个乡镇划为常年禁牧区,实行全年禁牧;
四是对远湖区的公格尔河源头查木罕湿地、西拉木伦河源头潢源湿地和近湖区的重点区域实施围封禁牧工程,累计围封和禁牧142.8万亩,其中湿地32万亩。
生态补水
内蒙古自治区对达里湖实行生态补水,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区水利部门已聘请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引嫩济锡(霍)工程规划报告》的初稿编制工作,拟将引嫩济锡(霍)工程支线——锡林浩特市东至达里诺尔湖引水项目列入其中。
重要事件
2024年1月13日,内蒙古达里湖冬捕旅游季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包括祭湖仪式、开湖捕鱼、文艺展演等多个项目,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看。
2024年1月14日,一场由数百辆越野车参与的车王争霸赛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湖落下帷幕。为期两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360台越野车驰骋湖面,在总长4公里的“龍”形赛道上,上演了一场高难度、高水平的竞技盛宴。
参考资料
赤峰的湖泊,如同洒落在草原上的珍珠.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1-15
内蒙古达里湖迎来上万只天鹅.央视网.2024-01-15
张向格等: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达里诺尔园区重要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对湖泊演化的指示.腾讯网.2024-01-15
美丽神奇的达里湖.鄂尔多斯新闻网.2024-01-15
魅力四季达里湖.内蒙古新闻网.2024-01-15
达里湖.赤峰市人民政府.2024-01-15
中国日报网.百家号.2024-01-15
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01-15
赤峰宣传部.百家号.2024-01-15
达里诺尔湖.新浪旅游.2024-01-15
赤峰宣传部.百家号.2024-01-15
内蒙古达里湖冬捕旅游季开幕.光明网.2024-01-15
北青网.百家号.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