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克土是五行之说的观点,五行中木克土指木行对土行的制约作用。《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大义》云:“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白虎通义》云:“木克土者,专胜散。”
木克土实则是“木之生性”克“土之散体”。土以含散持实为体,土体含散,结构不稳定,外界一有变动,便是一盘散沙。木曰曲直,专于生性,曲直向上。木欲生,其生性源源不断地作用于土体,使土体虽散而不能散。木遇土而克之,则变数乃定,生机勃勃。这种规律,使机体土属性的物质相对稳定,且木属性的物质得土之生化,助长生势。因为有这种相克关系存在,机体整体易趋稳定,能够从容地应对外界的变化。可以说木克土就是一种自然界生命存在的基本法则。正如《白虎通义》云:“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之性。”
自然界中,由于木的不断生长,会有越来越多的土被固定,以至不易发生水土流失,亦可达到防风固沙之功。自然界中树木茂盛的地方土地少有被雨水冲刷的痕迹,很少发生风沙和泥石流,而没有树木或树木枯萎腐烂的地方,土质比较松散。遇到风雨易到处流散。
在人体中土属性的物质虽有其生化之性以助人体生长运化,但其结构易于分散,若失去木属性物质对其的克制作用,则生化无数,对于外来的变动,机体难以适应。机体表现为肌不敷实,肉不紧固,表现为虚胖、适应能力弱、易生病、疲乏、无精打采、面色暗淡、双眼无神等症状。研究发现,肝脾功能健旺的人,体格普遍比较结实,恢复能力强,且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