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太太是鲁迅所著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典型的市侩形象。但这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人物原型

衍太太的人物原型是鲁迅的一位叔祖母。在绍兴覆盆桥周氏房族中,鲁迅所属的“智房”一系又分为“兴房”“立房”“诚房”三个分支。“衍太太”就是“诚房”叔祖周子传的太太。周子传有一个大哥叫周子林,所以人称“衍太太”为“二太太”,或“子传奶奶”。鲁迅一生同情妇女,但他生活中起码有两个厌恶的女人:一个是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这从鲁迅笔名“宴之敖(意思是被日本女人从家里赶出来了)”中就能得到证明;另一个就是这位“衍太太”,这从鲁迅的《琐记》一文中也能得到证明。

人物形象

鲁迅在《华盖集·并非闲话(三)》中写道:“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的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鲁迅还指出,流言是“畜类的武器,鬼蜮的手段”,“只配当作狗屁”。“衍太太”就是伤害少年鲁迅的“流言家”。她教唆鲁迅去偷母亲的钱,鲁迅说他母亲没有钱,“衍太太”又教唆他去偷家中的首饰变卖。鲁迅从此不到“衍太太”那里去了,但很快就传出了鲁迅偷家里东西的流言,使鲁迅“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鲁迅讲述这一人生经历之后接着写道:“好,那么,走罢!”说明他之所以要走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是因为看透了“衍太太”之流的嘴脸和心肝。

相关作品

朝花夕拾》原名《阿长与《山海经》》,是现代文学家、作家鲁迅于1927年编订完成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基于觉醒的现代个人生存意识并结合中国文化语境让读者思考人生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时也是不断突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多种崭新样式,虽是以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散文作品也是对时事的议论的杂文。文集中鲁迅用温情与辛辣的两种文风将清新活泼的童真世界与旧社会灰暗而深的背景混合,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流的艺术作品。《朝花夕拾》于2020年4月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

参考资料

..2023-11-10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