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瓣老鹳草(学名:老鹳草属 refractum)是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的植物。分布于尼泊尔锡金王国缅甸不丹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自治区等地,生长于海拔3,800米至4,5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地灌丛以及草甸,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约30-40厘米。根茎粗壮,斜生。茎多数,直立,被倒向开展的糙毛和腺毛。叶对生;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5-20毫米,外被疏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为叶片2-3倍;叶片五角状,长约4厘米,宽约5厘米,掌状5深裂近基部,裂片菱形或倒卵状菱形,下部全缘,表面被短伏毛,背面被疏柔毛。总花梗腋生和顶生,长于叶,被倒向短柔毛和开展腺毛;花梗与总花梗相似,等于或长于花,花后下折;萼片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8毫米,宽2-3毫米,先端具短尖头;花瓣白色,倒长卵形,反折,长约为萼片的1.5倍,先端圆形,基部楔形;雌蕊被短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本种以其紫黑色的花药、花丝和花柱分枝不同于具有棕褐色上述器官的紫萼老鹳草G. refracfoides Pax et Hoffm. 它们的分布区也明显不同,前者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后者分布于横断山脉西藏自治区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

生长环境

反瓣老鹳草生长于海拔3800~4500米的山地灌丛和草甸

分布范围

反瓣老鹳草分布于西藏南部(亚东县)。尼泊尔不丹、印度锡金邦和缅甸北部有分布。

参考资料

反瓣老鹳草.db.kib.ac.cn.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