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艺术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以原九江师专艺术系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39年的办学历史,主要为社会培养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目前开设有省级特色专业4个:环境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师范类专业2个:美术学、音乐学,以及平面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绘画、舞蹈学、舞蹈表演等共11个本科专业;环境艺术设计1个专科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就业率近90%。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是江西省公办本科院校九江学院所属的一个二级教学单位、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学院研究基地、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时也是九江学院主校区的新艺术校区、九江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所在地,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其历史可追溯至1977年九江师专复建时期创办的艺术系。
历史沿革
39年来,艺术学院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1977年至1981年,为初创期。
1977年,江西师范大学九江分院在原九江师范三里街分部基础上重新组建,复建期间共开设六个科系,其中就包括艺术系(美术科)。
1981年,艺术科美术教育专业遵循上级调整指示停办。
1981年,艺术科美术教育专业遵循上级调整指示停办。
1986年,随着九江师专的发展,艺术教研室重建。
1988年至2003年为发展期。
1988年,艺术教研室升格为艺术系,并恢复开设美术教育专业。
1989年,开设音乐教育专业。
2004年至今为艺术学院办学的新时期。在此期间,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由单一的专科办学转变为本科、专科综合办学。二是由师范性为主导转变为以非师范性为主导,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三是由小规模办学转变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适度规模办学。
2004年,四校正式合并,原院校艺术相关科系组建为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2005年,艺术学院入驻九江学院浔东校区。
2012年,启动九江学院新区项目,即以艺术学院教学楼、宿舍及食堂、高架桥为主的艺术校区。
2013年,艺术学院初步组建完成九江学院交响乐队。
2015年,九江学院艺术楼新建工程正式启动,总建筑面积共计61000㎡,投入约1.2亿资金,用于建设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新建工程。
2016年,艺术学院、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部分专业整体搬迁艺术新校区。自此,艺术学院的重心由厚德楼区转移至新艺术楼区。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2004年,是艺术学院独立招收本科生的第一年,当年招收艺术设计和音乐学专业学生共100人。
至今九江学院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治学严谨、从艺精深、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师。现有在校学生2701人,教师1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3人,博士2人、硕士70余人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教师队伍。近2年,已获国家专利授权50余件,学生在国家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70余项,省市级各类专业比赛获奖数百项。
师资力量
办学近四十年来,艺术学院聚集了一批有资历的教师,现已成为艺术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师资建设方面,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了教师结构调整,主要是改善了学院教师的学历、学位、专业(方向)和学缘结构等。二是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在职培养,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通过传、帮、带,提高教学水平与能力,2004年以来已有7位教师获得学校教学竞赛和“质量工程”奖项;三是抓紧落实学校“硕士化”工程。要求青年教师每人作出在职发展规划,提升学历或学位层次。四是根据专业发展与课程变化的需要,派老师外出短期培训和学习5人次,加强课程内容的变革。五是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将社会影响好,且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人才招聘进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六是严格教师招聘程序及基本要求,确保进人的质量。
教学条件
艺术学院在四校合并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校投入资金317万余元,用于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和添置各类教学设备,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音乐学和舞蹈学专业现有琴房54间、钢琴67架、电子音乐教室1间、电钢琴42架、音乐欣赏教室1间、演奏训练厅1个、舞蹈练功房3间。
美术学、绘画和艺术设计专业现有画室14间、展厅1个、工艺模型制作室1个、电脑设计室5间、人机工程实训室1间、漆画制作室1间。
为了加强实践教育,强化能力培养,艺术学院已建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共17个。其中,教育实习基地8个、艺术设计类实习基地3个、写生教学实习基地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基地2个、艺术表演实践基地1个,并拥有江西省唯一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此外,艺术学院还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工艺美术学院,芬兰卡亚尼理工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每年选聘优秀学生赴国外学习。
2015年9月,学校投入约1.2亿资金,用于建设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新建工程,建设面积约92多亩。九江学院艺术学院艺术楼工程,建筑面积约3万㎡,九江学院艺术学院1#~5#学生宿舍及食堂工程,建筑面积约3.1万㎡。
办学成效
通过几年的努力,本科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较大提高,办学成效逐步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生艺术素养与艺术技能大幅度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和拔尖学生,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了各类比赛,获得了各种奖励;二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在专业学习上涌现出一大批有钻研精神的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三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参与的各项社会活动获得好评,如九江市首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九江市市树市花标志设计以及国际模特赛颁奖晚会的演出,以及即兴为中央首长等演奏民俗音乐名曲等,都得到了九江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反映出人才培养的成效;四是社会信誉度逐年提高,第一志愿填报率高达150%。
在本科办学的道路上我们还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完善。作为新办本科院系,如何适应办学层次提升的变化和需要,全面推进和加快我院本科教育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尽快把艺术学院建设成为合格的、高质量的本科院系,这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秉承教学型、应用型的办学目标定位,密切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实行教学改革,努力走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相信在九江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艺术学院的办学道路上创建辉煌。
专业设置
美术学专业(本科)
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具有本专业掌握美术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使命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善于探究的学习态度的能力,毕业后适合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适合到各文化站点从事美术研究与活动策划工作;适合到部队、工矿企业、媒体出版等事业单位、社区从事城乡美术文化普及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论、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工艺基础、设计与制作、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书法与篆刻、中国画、油画、美术创作
绘画专业(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具有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综合素质融入学校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实施方向选修的教学模式,已同俄罗斯国立工艺美术学院互选派“学生留学”,踏上了中外合作办专业的教学模式。
专业主干课程:绘画基础、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画、油画、美术创作、二维动画、陶艺、雕塑、油画材料技法
平面设计专业(本科)
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有较高审美艺术素养,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将项目化教学法应用于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市场进行训练,培养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艺术设计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广告策划、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商用展示环境设计与布置等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应用表现能力。在各级各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出版教育及广告传媒工作平台中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平面设计手段,独立从事广告业务、商业美术、展示空间设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等高级技术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构成设计、图形创意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摄影、标志设计、包装造型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编排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应用
环境设计专业(本科)
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适用范围: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以建筑学为依托,侧重于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专业研究方向有室内外装饰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培养学生对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紧密联系市场,以环境设计研究为平台,运用“产、学、研”的教学改革模式。具有从事环境设计工作和设计管理经营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三大构成、人机工程、材料与工艺、室内设计方法、模型设计与制作、快速手绘表现、设计软件表现、家具设计、设计包装与营销
产品设计专业(本科)
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学生的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素质,使学生能熟练运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结构、材料、工艺的关系,处理好产品与人、环境、市场的关系,具备新产品开发设计的能力以及与产品相关领域设计的基本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工业设计概论、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产品模型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版式设计、人机工程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
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学生在数字科技与艺术设计方面的整合能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创新设计能力。塑造“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数码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于2010年与芬兰卡亚尼理工大学成立了中芬合作游戏与动画实验室,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逐年增强,赢得广泛社会认可。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界面设计、图形符号学、数字化设计艺术原理、交互艺术设计基础、电视和广告栏目包装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基本技能,具备服装与服饰流行预测及服装与服饰造型、结构、工艺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市场意识,能独立完成服装与服饰设计构思、效果图绘制、纸样设计、成品制作、品牌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够在服装与服饰企业、专业设计单位、研究机构、广告公司、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与服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品牌策划、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以及服装与服饰理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服装与服饰效果图表现技法、服装与服饰专题设计、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立体造型、服饰工艺制作、服装材料设计、服装与服饰展示陈列设计、品牌形象设计、风格与流行趋势研究
音乐学专业(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音乐教育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在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广播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音乐教育学、艺术概论、美学、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基础和声、歌曲分析与写作、复调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即兴伴奏、管弦乐法、中国音乐史及名著欣赏、外国音乐史及名著欣赏、钢琴、声乐、器乐、合唱、指挥、形体舞蹈、电脑音乐制作。
舞蹈学专业(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基础教育及舞蹈教学和舞蹈研究等工作的学术型舞蹈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基本功训练、民间舞蹈元素、古典舞身韵、剧目排练、舞蹈解剖学、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史、乐理与视唱练耳、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民族音乐、舞蹈形态学、声乐基础、钢琴基础、舞蹈作品赏析、音乐剪辑。
舞蹈表演专业(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丰富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舞蹈表演人才。主要为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学校以及企业培养从事舞蹈表演、编导、艺术指导和专业教学的应用型舞蹈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身韵、现代舞、剧目排练、编舞技法、技术技巧、舞蹈表演与实践、服装与化妆、戏剧表演、舞蹈艺术概论、舞蹈解剖学、教学法、乐理与视唱练耳、音乐剪辑。
非遗工作
艺术学院将湖口青阳腔、修水全丰花灯、星子西河戏、武宁县打鼓歌和采茶戏等一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走出一条高校与地方“联姻”、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新路。
在2007年6月9日我国第二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九江学院和湖口县签订了传承青阳腔戏曲艺术合作协议,并成立了“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同年11月22日,在湖口县付垅乡成立了“青阳腔戏曲艺术教学实践基地”;
2009年6月12日,九江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开馆。
2010年6月11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学院研究基地”正式落户艺术学院,成为江西省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2015年,九江学院被确定为“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特聘青阳腔主要研究学者、湖口县戏曲创作研究室主任刘春江研究员为兼职教授,成立了青阳腔艺术研究所,组建九江学院青阳腔艺术团以及青阳腔艺术课题研究攻关小组,并在湖口县建立了4个青阳腔艺术保护传承基地。
学院将青阳腔编写入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推出了青阳腔专著《湖口青阳腔》,作为学生学习青阳腔的教材,在音乐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了《青阳腔表演专业》必修课,并且每学年请老艺人进校园授艺和师生交流,让师生对青阳腔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参考资料
学院概况-九江学院艺术学院.九江学院艺术学院.20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