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三铁路

广三铁路

广三铁路肇始于广州市,终结于三水南站,全长48.9公里,是广东省铁路之始,广州石围塘街道佛山市一段,是中国最早的双线铁路。广三铁路于1901年12月动工,1903年10月5日佛山至三水区一段建成通车后,标志着广三铁路全线竣工。广三铁路虽短,却是清末运输效益颇佳之路。

广三铁路由美国合兴公司投资修筑,1930年代末广三铁路每日利用邮运车次往返各两班,当时未有专用邮运容间,只借用守车卡6立方米的容间。1938年秋,日军进犯三水,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于1938年下半年拆除了广三铁路三水至佛山段路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广三铁路重新铺轨开通。1983年,广三铁路向西延伸,三茂铁路三水至云浮腰古镇段建成,全线于1991年5月3日投入营运,为非电气化单线铁路,所有列车均由内燃机车牵引。2004年2月29日,原广三铁路和三茂铁路正式合并为广茂铁路

广三铁路西南三水站旧址入选“佛山市十大红色文化名片”,它是中国最早的商用铁路。

历史沿革

广三铁路自广州珠江南岸石围塘街道,经三眼桥、佛山、小塘至三水区,分两段先后修筑,由美国合兴公司投资修筑。1901年12月起,开始修筑广州石围塘至佛山一段,长16.5公里,这是中国最早的双线铁路

1903年10月5日,佛山至三水一段建成通车后,标志着共耗资四千万美元的广三铁路全线竣工,时任两广总督的岑春煊主持了盛大的通车典礼。

广三铁路与西、北江航运连接,是当年通向粤西、粤北主要通道。该铁路建成时,以客运为主,每日平均运送旅客万人以上。据资料记载,当时广三铁路的客运量占广东省铁路客运人数一半以上。

据《中国铁路史》记载,广三铁路虽短,却是清末运输效益颇佳之路。

主要站点

石围塘站

广三线起点站石围塘街道火车站   就在珠江边,过去广州人在珠江对岸的黄沙码头坐渡船到石围塘码头,再买票坐火车到佛山、三水等地。由于公路、水路的高速发展,该站从1992年开始停止客运了。截至2013年石围塘站全部经营货运,日均到发车381车,日均卸车达到305车,是羊城国铁集团的卸车大户。

五眼桥站(已撤除)

五眼桥站离石围塘站只有1500米,火车最后一卡刚刚离开石围塘站,火车头就到达五眼桥站了,如此近的距离,国内外都罕见。

小塘站

小塘站是广三线上物流量除了佛山站以外的第二大站,也是广三线上铁路旧迹保留较多的一个站。据小塘站现任刘站长介绍,以前小塘站站内线路只有300多米,21世纪后已达到890多米。从1992年后小塘站只装卸货物,而据陈德初老人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小塘站还是客货一起走的,平均每天也有800多人的客运量。

佛山站

佛山车务段办公室的赖科长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珠三角地区到广州市的每趟客车都满客,还要加好几节用来装货的棚车来载人。“一个车厢挤200人左右,佛山站每天的客流量达到800~900人次。”买两角钱的车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佛山市,于是许多人假日里会坐火车走亲访友,有些小贩还会随身带上点佛山的特产回去卖。2023年10月11日八时起,佛山站正式暂停客运营业。

三水区站

这是目前广东省保留下来的最早的火车站,在三水区城区西6公里的河口镇。据河口站前站长蔡老先生说,上世纪70年代他们在给铁路换轨时,发现一些钢轨上还清楚地刻着“1901”字样。据《三水县志》记载,三水站是广三铁路终点站,兴建时有两股道,站台长500米,宽5米。当时有大量的客运、货运从广州市运往三水中转,然后再用船运到沿江各地。

参考资料

广三铁路—百年峥嵘,开南粤铁路之始.高铁网.2024-03-18

佛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佛山市人民政府.2024-03-18

三水邓培、广三铁路西南三水站旧址入选“佛山十大红色文化名片”.佛山市三水区政府.2024-03-18

岭南写真:百年“广三铁路”见证历史变迁.新浪网.2014-06-13

10月11日8时起,佛山火车站正式暂停客运.百家号.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