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专注于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信息技术的研究。作为新疆大学211工程的重点学科,该实验室致力于新疆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组织机构

实验室主任

吾守尔·斯拉木 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他是新疆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吾守尔·斯拉木教授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新疆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新疆计算机学会、新疆电子学会等副理事长。他的研究方向涵盖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信息技术

实验室副主任

吐尔根·依布拉音 教授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他也是博士生导师,新疆大学211工程重点“新疆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学科骨干研究人员。吐尔根·依布拉音教授是教育部高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理事、新疆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文信息信息学会理事,《中文信息学报》编委。他的研究方向涉及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语言学。

哈力木拉提·买买提

哈力木拉提·买买提 教授是实验室的另一位骨干研究人员,他是一名硕士生导师,同样参与了新疆大学211工程重点“新疆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工作。哈力木拉提·买买提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模式识别和数字图像处理。

学术委员会

名誉主任

倪光南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任

周俊林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是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研究员,新疆大学兼职教授,同时也在中科院和新疆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周俊林研究员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计算机应用和数据库技术。

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

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文种信息处理及自动化、自然语言理解及民文智能信息技术研究、多语种多媒体网络技术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涵盖了操作系统内核及应用软件的分析、多文种双向混合处理机制的研发、多语种信息技术软件的支持兼容性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多个方面。

研究成果

实验室在多文种操作系统平台、自然语言理解和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文字识别技术、多媒体及网络应用环境和工具、信息共享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人员发表了136篇学术论文,其中35篇被SCI,EI收录,获得了25项专利级软件登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获得了8项奖项,其中包括两项国家级奖项和六项省部级奖项。这些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生了超过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研究队伍

实验室拥有一支由28名固定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其中包括7名教授、12名副教授、8名讲师。团队中有6名博士生导师和10名硕士生导师,具备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占2位,硕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占17位。此外,实验室还培养了70多名研究生,并有9名客座研究人员。实验室设有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点、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实验设施

实验室占地面积达1050平方米,配备了总价值超过700万元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实验仪器。实验室拥有远程访问SunFire服务器、数据中心服务器、惠普工作站、磁盘阵列等多种高端设备,并安装了Oracle数据库、JawaSystem 4.0等25套软件。

对外开放、运行管理和国内外学术交流

实验室积极对外开放,设立了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了国内外访问学者。实验室主办了多次国际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实验室每年邀请多位国内外专家讲学,并派遣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加强了与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发展设想

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计划在未来的发展中,力争成为科技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一个多语种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及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将聚焦于多语种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多文种信息处理及自动化、自然语言理解及民文信息智能机研究等领域,以期实现新的突破。同时,实验室还将完善内部机制建设,确保科研项目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为自治区的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联系方式

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位于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4号,邮编为830046。实验室的联系人为吾守尔·斯拉木教授。

参考资料

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11-06

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处.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处.2024-11-06

Al研习|丝路多语言混合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及展望|汉语|语种....网易.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