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罗宿
熊罗宿 (1866一1930) 民国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
人物简介
字浩基,号译元,丰城市河洲太阳庙人。7岁读书,便见其记忆力超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宣统二年(1910)拣选广东省知县未赴,应聘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主讲历史。
人物生平
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西省,被聘为江西省图书馆董事,此后一直从事版本目录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他称:“读书首先应当知道门路,晓得目录就会知道门路,懂得声韵,才算认识文字,这两件事是读书的根本问题。”青少年时代,即潜心研究和收藏古籍版本,见善本书,便不惜借款买下。在南昌东湖建造了藏书室,命名为“补史堂”,堂中收藏有历代古籍图书两万多册,著名藏书家萧穆的藏书曾被他购得,在南昌东湖旁建造藏书楼为“丰记书庄”。先后收藏古今书籍达2万余册。是与胡思敬、蔡敬襄齐名的藏书家。热心古籍整理事业,还发明了“写真制版”,用于影印古书。其中影印的书籍有《内抄旧五代史》、《王荆公诗集》、《元丰类稿》、《笠泽丛书》、《五经》、《伤寒沦》、《切韵指掌图》、《音学辨微》、《历代纪元编》、《江氏音学十书》等。。为整理乡邦文献而四处奔走,曾在丰城曲江《涂氏族谱》中发现明代监察御史涂菜的《韦庵奏议》,史料价值很高,便将此书翻刻行世。曾刻印丰城袁仁林《虚字说》,1989年8月中华书局据此重印。对音韵学和古代帝王明堂殿宇建筑“明堂”有独到研究,他说:“明堂九室十二堂,在秦朝古书里面看到的,是记载在《明堂》、《月令》,《考工》等书上。其实三本书都是一致的,《考工》上说是‘五室’,恐怕是读书人写错”。为此,编写《明堂图说》一书,书中细述结构,并且绘出图样制造木模用来证实他的图说。经三易其稿,直至去世前完成。曾刻《明堂图说》一册。还有单行本及熊刻《古刻资治通鉴校字记》附刊本。晚年因刊刻图书而经费亏空,藏书先后卖出,卖出之书达数万金;去世后,其遗稿和残剩之书归于南昌市图书馆。著《明堂说考误》、《胡刻资治通鉴校字记》。其弟子新建人张劫也是热心乡邦文献的藏书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