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达,又名陈百纳,祖籍台山市,1912年出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 1902年,他皈依天主教,成为当地第一个华人天主教徒。 鉴于他的上述努力,陈秉达成为战后当地社会公认的华人领袖。

人物简介

陈秉达,又名陈百纳,祖籍广东台山,1912年出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腊包尔。他的父亲陈均和大伯父陈乐、二伯父陈齐都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第一代移民,为开发当地经济事业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华人社会中颇具影响的人物。直到本世纪60年代,陈氏家族仍是当地的三大望族之一。

陈乐(又名陈大喜,西名保罗阿乐)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到新加坡谋生,后到一艘德国船上当厨师。1894年随船来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1901年,他辞去厨师的职位,开始做交易商。1905年,他在新爱尔兰岛上承租了约50公顷的农场,带领几个华人共同开发经营,成为第一个在该岛上承租农场的中国人。他还热心华文教育事业,是拉包尔养达中学的创办人之一,并是该校的终身校董。

1897年和1902年,站稳脚跟的陈乐先后把两个弟弟接到了新几内亚。二弟陈齐(又名陈大欢,西名约翰阿齐)早年也曾在新加坡做过工。到新几内亚后,先在一个德国人家中做了两年厨师,1899年开始在米奥科岛做经营椰乾贸易。1904年,他在一艘航行于新西兰、三毛亚和太平洋各岛之间的船上做厨师,次年回新爱尔兰岛协助大哥开发兰投(Londowe)农场。不久,他在兰投农场旁边又开辟了一个农场,开始独立经营。

在陈氏三兄弟中,以三弟陈均(又名陈大均,西名阿鲁易阿昆)的成就最大。来到新几内亚岛后,大哥陈乐没让他去做工,而是送他去拉包尔附近读书,后转入乌纳波第天主教学校。1902年,他皈依天主教,成为当地第一个华人天主教徒。此后,他的两个哥哥也都先后皈依了天主教。1907年,他回老家娶亲,婚后携妻子返回新几内亚。

由于受过良好的德语和英文教育,陈均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和卓越的才干。他先为当地华人首领李谭德做西文秘书和会计。后与一个叫陈锦的同乡在马拉贡纳合开了一家交易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陈乐在唐人街承租了李谭德的一块地,交给陈均开设一家叫广福隆的商行。澳洲当局占领巴布亚新几内亚后,善于应变的陈均为了迎合白人的口味,吸引更多的顾客,改店名为“阿鲁易阿昆店”,并开始经营进出口和批发业务,生意兴隆。到了本世纪20年代,阿鲁易阿昆公司已成为新几内亚岛首屈一指的中国商行。从30年代开始,他分别在上海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代理商行,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与此同时,他逐渐取代了李谭德,成为当地华人社会的领袖。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陈均回到香港,1963年去世。尽管陈氏兄弟已是第一代移民中的佼佼者,但与当地白人相比,他们的财力仍是微不足道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陈秉达在继承父业的基础上,经营有方,大胆开拓,才成为新几内亚和澳洲的富豪之一。

作为那个时代受过正式教育的几个少数华人之一,陈均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不惜花费大笔钱,把几个儿子送到香港特别行政区上海市接受教育,其中一个儿子成为新几内亚岛第一个华人大学毕业生。身为次子的陈秉达幼年就被父亲送到香港读书,毕业于圣约瑟学院。良好的教育为他日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香港完成学业之后,陈秉达返回新几内亚帮助父亲经营阿鲁易阿昆公司,并逐渐接管下来,成为陈家第二代中最主要的继承人。同时,他进一步扩大营业规模,拓展经济领域,投资经营可可果椰子园,并以此致富,成为新几内亚经济实力最强的华人之一。

由于他的雄厚财力和热心社区服务的精神,陈秉达曾出任巴布亚新几内亚华人救济会(华人协会的前身)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占领了新几内亚。陈秉达为保护广大华侨华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挺身而出,与日军巧妙周旋,得到华人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二战结束后,他又参与战争赔偿委员会的工作,帮助处理中国人战争赔偿案件。由于他的努力,当地华人不但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赔偿,而且获得了高额的土地赔偿费,对战后华人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由于许多华人的各种证件在战争中失落,给战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陈秉达又出面协助当局为华人公证,使行政当局很快给华人补发了新的出生证、结婚证以及其它一些重要证件。鉴于他的上述努力,陈秉达成为战后当地社会公认的华人领袖。

1975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宣布独立。像许多华人一样,陈秉达也移居澳洲。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在澳洲悉尼购置了大量房地产,其中包括“上海村”(ShanghaiVillage)和东洋酒店(EastOceanHotel)。在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他还拥有3个超级市场。随着物业的升值,他的财富也有增无减。例如,他当年以几十万澳元购入的唐人街东海商场,1991年售出时高达1700万澳元。1991年,他又先后买下EastwoodPlaza及CumberlangHotel和BankstownPotel等物业,总值3350多万澳元。此外,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还有地产。近几年来,陈秉达年年都在澳洲的《澳大利亚商业周刊》(AustralianBusiness)公布的全国富豪榜上有名。1992年,他又身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世界华人富豪榜,资产约7000万澳元

陈秉达乐善好施,热心华人社区的慈善活动。他曾捐款20万澳元,资助悉尼华人公会兴建养老院。

陈秉达有4个儿子,德光、启光、泽光和锡光。他们都秉承了父辈善于经营的才能,成为陈秉达和陈氏家族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