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农10号,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1963年用钴60照射红石柱干种子,从其变异后代中选育而成。

分布地区及利用情况

分布在张家口坝下丘陵山区旱地.栽培面积约30万亩,一般增产15% 左右。现仍有种植。近年来张掖市地区,山西雁北地成引入种植。

植物学特征

幼苗叶片淡紫色,叶鞘紫色,茎秆扁圆,稍有分蘖,主茎高110~130厘米,直径0.8厘米,茎基部分间长3.67厘米,共22节。成株叶片为绿色,晶大叶\u002645厘米,叶宽2.93厘米,叶相下披,短茸毛,叶片厚度中等。成熟后穗下垂为黄色,棍棒形,刺毛紫色,中等长度,一穗谷码数115个,排列较紧,穗长23厘米,直径1.6l厘米。黄谷,糜子

生物学特性

春播生育期108天。单株秆重13.5克,单株穗重25.2克,粒重22.5克,千粒重3.46克。该品种花期集中,籽粒饱满,出米率80.3%,米质梗性。含粗蛋白质11.73%,粗脂肪5.29%.赖氨酸占蛋白质含量的1.20%,人工统一接菌鉴定结果,高抗白发病。高感黑穗病、粟瘟病、线虫病。自然种植条件下鉴定,较抗病毒病、红叶病.中抗粟芒蝇。抗旱鉴定结果属弱抗旱品种。对光周期反应较迟钝。

栽培特点

秆稍矮,穗整齐,适宜较冷凉区旱地种植。亩留苗密度不少于3万株。春谷播种期在芒种节前。也可夏播,为保证密度,可采用人小行或大行宽幅播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