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宁,女,1947年出生于广州市,广东番禺人。1965年至1970年在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完成本科学业,1978年至1981年在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攻读中国戏曲史方向研究生,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自1981年起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罗斯宁的学术专长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戏曲史和中国词史,代表作有《绿牡丹校注》和《全元戏曲》等。近年来,她的研究领域扩展至中国戏曲与中国俗文化的关系。

人物经历

1965年至1970年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1978年至1981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戏曲史方向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自1981年至今在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任教。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专长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戏曲史、中国词史。近年涉猎中国戏曲与中国俗文化关系的研究。

主要著作

1、《绿牡丹校注》,该书首次对晚明戏剧家吴炳的代表作《绿牡丹》进行校勘、注释、评论,剧后附有当时有关吴炳生平最为丰富的传记材料。该书13万字,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2、《辽金元诗三百首》,该书对被学术界较为忽视的辽、金、元三代诗进行精选、注释、评点,并写有作者小传。前言则由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天骥撰写。全书共27万字,1990年由岳麓出版社出版。

3、《全元戏曲》(与他人合作),此书为国家重点项目,为元代戏曲总集。主持人为已故王季思教授,本人为骨干成员之一。全书共12卷,8卷为杂剧,4卷为南戏。本人负责杂剧总目的撰写工作,并校勘整理杂剧49种,南戏2种。全书约600万字,本人负责约100万字。该书于199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4、《历代词三百首》(与罗镇邦合作,本人为第一作者),该书精选由唐代至清代的佳词共三百首,进行注释及评笺,并写有作者小传。负责全书的选目、体例、前言,撰写唐、五代十国、金、元、明、清词的作者小传、注释及评笺,并对全书进行文字统一和修订的工作。全书共29万字,本人实际撰写超过20万字。1998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5、《宋辽金元文学史》(与彭玉平合作,为第一作者),该书为宋代、辽朝金朝、元代的文学史,为中文系古代文学史教材之一。负责宋、辽、金三代文学史的撰写工作。全书约34万字,本人撰写部份约21万字。1999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论文

《民族大融合中的萨都剌》,《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论宋词的感伤美》,《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

《元杂剧艺术对〈三国演义〉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清代广东曲家梁廷楠的戏曲理论》,《学术研究》1996年第2期

《论元曲的酣畅美》,《戏剧艺术》1996年第4期

《元代艺妓与元散曲》,《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元杂剧和元代节日文化》,《元曲通融》,三晋出版社1998年

《元散曲对元杂剧的桥梁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元曲的“蒜酪味”和“蛤蜊味”》,《中国文化报》1999年7月1日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元院本与元杂剧》,《戏剧艺术》(全国戏剧类核心刊物)2001年第1期

《在闺阁文学和青楼文学的交叉坐标上——元杂剧妇女形象新论》,《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宋代隐逸词研究》,《女性的主体性·宋代的诗歌与小说》,台湾大安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主讲课程

罗斯宁主讲本科课程:宋元文学史、词史研究、大学语文

罗斯宁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元曲研究、宋词研究、中国戏剧史、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古代戏曲史专题研究、古籍整理与校勘、戏曲文化研究、古代文学语文学

参考资料:

荣誉

2001年6月,罗斯宁参加由香港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宋词和宋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其所发表的论文《宋代隐逸词研究》,荣获论文一等奖。同月,罗斯宁被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评为全国盟员先进个人。同年12月,罗斯宁被评为中山大学中文系部门工会的“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参考资料

罗斯宁.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