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文化馆(原名东营市群众艺术馆、东营市艺术馆)成立于1984年6月,核定事业编制24名。2015年6月加挂东营市美术馆的牌子。文化馆总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实用面积6731平方米。
基本简介
东营市文化馆,隶属于东营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是东营市专门从事辅导、指导、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和培训业务骨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主要职能
组织开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辅导农村、社区、企业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培训辖区内文化馆、站业余干部及文艺活动业务骨干;组织、指导、研究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开展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搜集、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保存和展陈优秀美术作品;普及传播美术知识,对外开展美术交流活动;指导基层文化馆工作及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等。
部门机构设置
设美术部、摄影部、舞蹈部、戏剧部、音乐部、创作调研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综合服务部、办公室等部室。
部门职责
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安排、督促处理日常馆务工作,协调馆内各部室之间的关系。检查本馆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汇总职工出缺勤考核、联系馆内外有关事务。
二、负责文件、资料的管理工作和本馆文书档案、艺术档案,文件的起草、打印、装订和发送。
三、负责会议、活动的筹备、安排工作。
四、管理好馆内的物资财产,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做到物尽其用。
五、负责处理全馆职工及退休人员的相关问题,做好后勤服务。负责安全保卫、防火、计划生育、创建文明单位、综合治理等相关工作。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综合服务部职责
一、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及业务知识,提高社会主义和专业水平。
二、配合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管理,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具体工作。
三、负责免费开放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四、严格执行免费项目对外开放各项规章制度,并扎实做好业余团队活动的通联支付工作。
五、积极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美术部职责
一、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及业务知识,提高政治思想和专业水平。
二、积极开展美术辅导工作,经常下社区、下基层指导基层业务骨干,开办美术培训班,保证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10天。
三、努力组织全市性的美术展览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四、专业人员要努力创作优秀作品,争取每个专业人员每年都要在省级或以上展览中获奖。
五、认真组织基层文化馆(站)美术创作人员和社会上的美术创作人员的作品。
摄影部职责
一、积极开展摄影辅导工作,经常进社区、下基层指导基层业务骨干,开办摄影培训班,保证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20天。
二、努力组织全市性的摄影展览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三、专业人员要努力创作优秀作品,争取每个专业人员每年都要在省级或以上展览中获奖。
四、认真组织基层文化馆(站) 摄影人员和社会上的摄影人员的作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展览活动。
戏剧部职责
一、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及业务知识,提高社会主义和专业水平。
二、积极开展戏曲辅导工作,经常进社区、下基层指导基层业务骨干,开办戏曲培训班,保证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20天。
三、努力组织全市性的戏曲展演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四、为喜爱戏曲艺术的人员提供义务辅导,提高我市戏曲艺术水平。
五、专业人员要努力创作、编排优秀作品,组织好我市戏曲爱好者参加上级部门的活动。
舞蹈部职责
一、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及业务知识,提高政治思想和专业水平。
二、积极开展舞蹈辅导工作,经常进社区、下基层指导基层业务骨干,开办舞蹈培训班,保证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20天。
三、努力组织全市性的舞蹈大赛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四、为喜爱舞蹈艺术的人员提供义务辅导,提高我市舞蹈艺术水平。
五、专业人员要努力创作、编排优秀作品,组织好我市舞蹈爱好者参加上级部门的活动。
音乐部职责
一、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及业务知识,提高社会主义和专业水平。
二、积极开展音乐辅导工作,经常进社区、下基层指导基层业务骨干,开办音乐培训班,保证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10天。
三、努力组织全市性的合唱团成员不少于60人,同时着重培养才艺突出者为独唱演员每年不少2名。
四、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义务辅导,提高我市音乐艺术水平。
五、专业人员要努力创作、编排优秀作品,组织好音乐爱好者参加上级部门的活动。
非遗保护普查工作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了更好的传承、利用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做好保护和普查工作,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二、建立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具体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施。
三、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逐步建立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代表作名录。
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五、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六、普查
1、普查中要尊重和依靠地方党政机关和文化部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取得基层的支持与帮助,取得群众的信任。
2、遵守严格的普查工作纪律,做到认真负责、不走形式;实事求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团结协作、反映客观实际。
3、充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文化发展
文化馆积极投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公益文化的发展方向,面向基层,贴近百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实施免费开放。今后,文化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对内提高素质,对外树立形象,发挥群众文化龙头示范作用,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016年1月22日,东营市文化馆 理事会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第一届理事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