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附城镇

附城镇

附城镇位于陵川县县城西南部20公里处,北界礼义镇,东北连崇文镇,东接潞城镇,东南接夺火乡,西靠西河底镇,西北与高平市,西南与泽州县毗邻。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19公里,面积190平方公里,下辖46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33144人。

2018年,附城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5个。

历史沿革

1949年,分属陵川县第二区、第三区。

1956年,分属附城、双泉、玉泉、大树、南马5个乡。

1958年,属附城跃进公社。

1961年,属附城公社。

1984年9月,附城公社改附城镇。

2001年1月,撤并乡镇,丈河乡并入附城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辖附城、盖城、庄里、神眼岭、小会、山后、下必、后山、川里、平道、窑岭、鼻良掌、城东、峰西、下河、大槲树、新庄、下东河、岭东、玉泉、黑土门、东庄、王教、九章、南村、沙泊池、北马、田庄、岭西、南马、东河、毕家掌、北庄、秦庄、双泉35个生产大队。

1964年,撤销下河生产大队,增设西下河、东下河2个生产大队,辖36生产大队。

1971年,秦庄、双泉2个生产大队划归高平县,辖34个生产大队。

1983年,岭东生产大队更名寨岭生产大队。

1984年9月,增设井洼村民委员会,改辖35个村民委员会。

1993年3月,增设青杨庄村民委员会。

2001年1月,增设丈河、东西掌、东瑶泉、西瑶泉、台北市台南市、牛腰坡、柏崖、桑家坪、南河、仙泉、里进掌12个村民委员会,辖48个村民委员会。

2002年,撤销牛腰坡村民委员会。

2003年,撤销井洼村民委员会,辖46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附城镇辖附城、庄里、盖城、神眼岭、小会、山后、下必、窑岭、青杨庄、后山、平道、川里、鼻良掌、城东、峰西、西下河、东下河、大槲树、新庄、下东河、寨岭、玉泉、王教、九章、沙泊池、黑土门、东庄、南村、北马、田庄、北庄、岭西、南马、东河、毕家掌、丈河、东西掌、东瑶泉、台北、台南、南河、柏崖、桑家坪、仙泉、里进掌、西瑶泉46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附城镇下辖3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附城村北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附城镇地处陵川县西南部,东接潞城镇,南接夺火乡,西靠西河底镇,北界礼义镇,东北连崇文镇,区域面积172.18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附城镇辖区总人口3201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00人,城镇化率24.99%。另有流动人口1106人。总人口中,男性16433人,占51%;女性15580人,占49%;14岁以下4731人,占14.7%;15~64岁24254人,占75.8%;65岁以上3028人,占9.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1828人,占99.4%;有回、壮、羌3个少数民族,共185人,占0.6%。2011年,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3‰。

2017年,附城镇常住人口31236人。

截至2018年末,附城镇户籍人口30799人。

经济

综述

截至2009年底,附城镇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78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2元。

2011年,附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717元。

农业

附城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9700亩,人均1.5亩;可利用草地面积80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薯类、豆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7600吨,人均549.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98亩,产量464吨,主要品种有豆角、西红柿、黄瓜等,其中豆角269吨,西红柿124吨,黄瓜159吨。

附城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0000头,年末存栏8000头;羊饲养量7000只,年末存栏4000只;牛饲养量400头,年末存栏100头;家禽饲养量73000羽,上市家禽46000羽。2011年,生产肉类1011吨,其中猪肉876吨,牛肉37吨、羊肉38吨;禽蛋177吨,牛奶248吨;畜牧业总产值1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5%。

截至2011年末,附城镇有森林面积15.8万亩,林地面积13.7万亩,林木覆盖率50%。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710亩,产量514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大枣。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5台(辆)。

工业

2011年,附城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0.2%。

2018年,附城镇有工业企业2个。

商业

2011年末,附城镇有商业网点538个,职工163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9.8%。

2018年,附城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5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附城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669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19所,在校生1492人,专任教师15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2所,在校生698人,专任教师8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4.9%,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450人,专任教师38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3所。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附城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6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00人,经营管理人才300人,技能人才500人,农村实用人才70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附城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4个;电影放映单位2个,年演出492场次,观众达51300人次;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47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82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南马十不阁、玉泉武故事、城东老锹锹、小会盖城老竿、打铁花、龙灯舞、高低二敲等。其中南马十不阁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末,附城镇8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2%。

2011年末,附城镇有中央、省、市、县等电视台9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63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交通

附城镇境内有县乡级公路3条,总长45千米。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路交通线路1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盖城县,因村邻之盖城,赐名附城村,镇由此得名。

参考资料

记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玉泉村.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