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屋诗存》是由徐梵澄所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一部作品。书中收录了作者在印度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见解。
内容简介
徐梵澄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在国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并且在古诗词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早年的诗歌创作受到了王闿运湘中诗派的影响,擅长古体诗。在上海时期,他吕振羽鲁迅有过密切交往,经常向鲁迅请教诗歌创作。在印度居住的三十年里,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在形式上也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徐梵澄还使用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翻译了印度的经典作品如《薄伽梵歌》和《行云使者》。在这本《蓬屋诗存》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在印度的修行和研究生活的独特视角,这些内容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是前所未有的。
作者简介
徐梵澄(1909年10月26日—2000年3月6日),原名琥,谱名诗荃,字季海,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他是精神哲学家、印度学专家、宗教学家、翻译家和诗人。徐梵澄曾在德国留学期间为鲁迅收集欧洲西部的版画,并在上海受到鲁迅的委托翻译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作品。1945年末,他参与了中印文化交流活动,在泰戈尔国际大学和师利·奥罗宾多学院担任教职。1978年底返回中国,加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苏鲁支语录》《瞧这个人》《五十奥义书》《薄伽梵歌》及其评论、《神圣人生论》《母亲的话》《小学菁华》《孔学古微》《老子臆解》《异学杂着》《陆王学述》和《蓬屋诗存》等。他的毕生研究成果被整理成十六卷的《徐梵澄文集》。
参考资料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1-15
蓬屋诗存_library.蓬屋诗存_library.2024-11-15
蓬屋诗存.微信读书.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