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施雔

施雔

施雔,西汉时期沛地(今江苏省沛县)人,字长卿,生活在汉宣帝的时代。他自幼跟随田王孙学习《易经》,并与孟喜、梁丘贺一同成为其门下学生。后来,梁丘贺担任少府时,向朝廷推荐了施雔,因此施雔被任命为博士。在汉宣帝甘露年间,施雔参与了石渠阁会议,讨论了五经的不同观点。他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轻易教授学生。他的弟子张禹最终成为了丞相,而另一位弟子鲁伯则担任了会稽太守。

教育贡献

施雔的学生张禹将《易经》传授给了彭宣和戴崇,而鲁伯则将其传授给了毛莫如和邴丹,使得这一学术传统得以延续。施雔被认为是汉代《易经》施氏学派的开创者,继承了汉初田氏《易经》学说的正宗传承,在易学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术成就

施雔撰写了《施氏周易章句》两篇作品,这些作品已经失传。然而,清朝学者马国翰在其著作《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收录了一卷名为《周易施氏章句》的作品,从中可以窥见施雔的部分学术思想。

参考资料

进入知乎.知乎专栏.2024-09-11

【家训家规】施氏家训家规及渊源.搜狐网.2024-09-11

孔门弟子施之常和他无锡后裔的故事.无锡市档案史志馆.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