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科角海战
汉科角海战(俄语称为甘古特会战),大北方战争期间,1714年8月7日俄国海军和瑞典海军在芬兰汉科角进行的一次战役,彼得大帝缔造的俄国海军第一次赢得重大的胜利,俄国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给了前来拦截的瑞典海军毁灭性的打击,俘虏了其全部十艘军舰。在俄罗斯,这场战役被视为军事荣誉之一。
战役背景
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于1713年春开始了他在芬兰的进攻。俄罗斯军队迅速前进到芬兰西南海岸的图尔库,并在1714年2月19日的斯托尔科罗之战中取得胜利,使得南芬兰完全处于俄罗斯控制之下。驻芬兰的俄罗斯总督米哈伊尔·加利茨因(Mikhail Galitzine)在图尔库设立了指挥部,但无法通过海上获得支援,而海上支援比陆地支援更为重要,因为瑞典海军上将古斯塔夫·瓦特朗(Gustav Wattrang)已于4月24日开始封锁汉科半岛沿海航线。封锁不仅阻止了俄罗斯的补给线,还阻止了俄罗斯沿瑞典海岸袭击的沿海舰队。俄罗斯首批运输船于5月初从赫尔辛基出发,但不得不停在汉科东部的埃克内斯,需要将所需的补给品陆路运输。俄罗斯试图向汉科西部提供船只的尝试在5月10日被新组建的由安东·弗朗格尔(Anton Wrangel)船长率领的瑞典沿海中队拦截,结果大部分俄罗斯补给船在图尔库南部被击沉,其余船只四散。沙皇下令由阿普拉克辛(Apraksin)海军上将率领的舰队从克朗斯塔德基地出发,以打开这些服务线。
战役经过
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1713年春天开始向芬兰境内发动攻势。芬兰西南海岸的俄军,迅速全面向图尔库进 攻,但是海军的进攻却因瑞典海军而受阻 。以图尔库为基地的俄军芬兰总督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戈利岑亲王,不能得到远比陆路运输重要的海路支持。彼得一世指派上将阿普拉克辛的舰队开启运输航线。
1714年6月底,俄国海军元帅阿普拉克辛率俄国桨船舰队(99艘大桡战船和小桡战船,载军队1.5万人)在汉科角半岛东岸附近集中,目的是冲向奥布—奥兰群岛,将军队遣送上岸,以加强俄军在奥布(汉科角西北100公里处)的守备部队。
瓦特朗海军中将率领的瑞典舰队(15艘战列舰,3艘巡航舰和一个桨船中队)占领了汉科角半岛西南端的阵地,从而截断了阿普拉克辛舰队的去路。阿普拉克辛决定将舰队驶向半岛的另一面请求支持。大部分在图尔库的俄军都因而被调动到汉科半岛支持舰队。阿普拉克辛亦请求在日瓦尔的彼得大帝和剩馀的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舰只到来支援。他特别请彼得一世到来亲自率领攻击。
彼得一世进行侦察后,下令在半岛的蜂腰部(2.5公里宽)修筑连水陆路(路面用木板铺成),以便经此路将大桡战船调到汉科角半岛以北的礁岛区。这些战船突然出现在瑞典舰队后方必将分散敌人对俄国舰队主力实施突破的注意力。俄国舰队的桨战船尝试开到半岛以第一次突破瑞典舰队的防线。第一艘桨战船在多重障碍后成功开到半岛,但是第二艘桨战船却被摧毁,并令到这次突破因而中止。
瑞典舰队司令得知俄军修筑连水陆路的情况后,立即派出一个舰艇中队(1艘巡航舰,6艘大桡战船,3艘礁区小船),由埃伦舍尔海军少将指挥,开赴半岛北部沿岸。同时,他还命令利耶海军中将指挥的中队(8艘战列舰,2艘攻坚舰)在俄国舰队的集结区域对其主力实施突击。瑞典舰队的兵力已被分散。彼得大帝决定立即利用这一时机。
7月26日(8月6日)圣潘他里昂日晨,俄军尝试取以无风天气的优势作第二次突破。俄军小型的桨战船容易机动,相反瑞典舰队的大型战舰在无风的天气下难以移动。俄国舰队前卫(20艘小桡战船)在兹马耶维奇海军准将指挥下,避开瑞典分舰队的炮火射程,开始从离岸较远的水域实施迂回,快速突破。随后,阿普拉克辛看到瑞典舰队明显未能加以阻截,因此他再派遣前哨中队(15艘小桡战船)也突向连水陆路西段。俄罗斯桡桨战船的果敢行动使瑞典人措手不及。兹马耶维奇中队迂回汉科角半岛时,遇上前往与瑞典舰队主力会合的陶伯海军少将的中队(1艘巡航舰,5艘大桡战船,6艘礁区小船),并对其进行了炮击。陶伯发现俄舰后已突破瑞军防线,遂不战而走,返防奥兰群岛。
俄国军舰当日即包围了埃伦舍尔德的中队。瑞典舰队司令埃伦舍尔德认为,俄国后续舰艇中队将继续按原航线突破,于是召回利耶中队,而亲自驶离海岸,空出了沿岸航道。阿普拉克辛利用这一机会,率桨船舰队主力,顺沿岸航道实施突破,与继续包围瑞典舰艇的前卫会合。
埃伦舍尔德拒绝投降,下令舰队于两个岛之间排成一条防线。瑞典的旗舰大象号,舷侧对向趋近的俄军舰只。大象号的两边各有三艘桨战船,而两头都有两只船艇。 于是俄国舰队前卫对瑞典舰队发起攻击。俄军的桨战船由彼得大帝亲自率领,两次攻击(第一次35艘、第二次80艘)都被击退。在得到增援后95艘桨战船第三次攻击的时候,俄军计划夺取瑞典的舰只。“天鹤座号”桨战船在被争夺时倾覆沉没,而埃伦舍尔德少将亦在其旗舰的甲板上成为了战俘,其指挥的10艘瑞典军舰船全部被俘。7月28日(8月、8日)瑞典舰队主力撤向奥兰群岛。
战役结果
尽管瑞典小型中队的失败并没有太大的后果,但是70多艘俄罗斯桨帆舰突破了汉科的瑞典封锁并抵达了奥兰群岛,这一事实具有重要意义。原本封锁汉科半岛的瑞典战列舰迅速转移到奥兰群岛西部,以防止俄罗斯桨帆舰袭击瑞典。这也为俄罗斯运输船开辟了沿海航线。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率领的俄罗斯桨帆舰队于8月1日从Rilax出发,向奥博航行,然后于8月5日继续向奥兰群岛前进。8月8日,阿普拉克辛抵达奥兰群岛东海岸,导致瑞典从岛屿撤退。8月13日,整个奥兰群岛都处于俄罗斯控制之下。由于瑞典战列舰阻止了阿普拉克辛抵达瑞典,桨帆舰被转移以支持沿波黑湾海岸作战的俄罗斯军队,小型中队在9月18日掠夺和烧毁了瑞典的乌梅奥镇。俄罗斯桨帆舰队在波斯尼亚湾的存在迫使芬兰的瑞典军队匆忙撤退到图恩河,以避免被包围。
战役分析
汉科角海战的胜利(俄国正规舰队的第一次胜利)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它保证了俄军在芬兰顺利作战,并为把军事行动转移到瑞典境内创造了条件。这一胜利对瑞典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彼得大帝高度评价了俄国舰队在汉科角海战中的胜利,认为堪与1709年波尔塔瓦会战的胜利媲美,并颁发了汉科角海战特种奖章。
因为这一次的胜利,俄军能够阻止瑞典的战舰进入奥兰海以东的水域,延长占领芬兰的时间直至1721年签订尼斯塔德条约结束战争为止。
现在俄罗斯海军仍然庆祝这次胜利,俄国海军传统上总有一艘服役船舰称为甘古特号。俄国皇家海军第一个的无畏舰系列都称为甘古特级战列舰。此外,俄罗斯后来将汉科角海战的描述进行了修饰,将装备有炮的平底桨帆舰“大象号”重新分类为全帆战舰。这场战役是俄罗斯桨帆舰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俄罗斯人有时将其与波尔塔瓦会战相提并论。这场胜利即使在今天也被俄罗斯海军庆祝;俄罗斯海军日假日定于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以纪念这场战役。帝国海军传统上有一艘名为“汉科角”的战舰,其第一批无畏战舰被称为“汉科角”级。1869年,俄罗斯海军的第一座纪念碑,一座木十字架,由着名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兄弟、海军少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现场竖立。1870年,根据亚历山大二世的命令,这座木十字架被更换为更永久的石十字架。这座纪念碑位于芬兰拉塞堡的Riilahti庄园,由阿米诺夫家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