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眼蚱(Ergatettix dorsiferus Walker,1871),为直翅目刺翼蚱科突眼蚱属的一种昆虫。
形态特征
突眼蚱体型小,雄性体长10.0~11.5mm,雌性体长11.8~14.5mm。头部突出于前胸背板水平之上,头顶明显狭于1眼宽;颜面近垂直,颜面隆起在中眼之上具纵沟,中眼以下具纵脊;颜面隆起侧观仅在触角之间弧形突出。触角丝状,着生于复眼下缘之下。复眼极突出,圆形。前胸背板前缘平直,中隆线呈波状;侧隆线明显,在肩部之间具有二条短附加隆线,前胸背板沟前区很短,呈横长方形,其宽度为长度的2倍;前胸背板侧片后缘具2个凹陷;后突极长,几乎到达后足胫节的顶端。前翅卵形;后翅发达,超过后突的顶端。中足股节较扁,宽于前足股节,在股节下缘具有整齐成行的长纤毛。中足胫节向端部变狭。后足股节粗短,上隆线具锯齿。后足胫节外侧具刺5-6个,内侧5个。后足跗节第1节长于第3节。体暗褐色或褐色,后足股节内侧暗黑色,后足胫节黄褐色,顶端暗褐色。下生殖板短锥形,背面具凹沟。
雌性体较大,体色与构造同雄性。产卵办较细长,上产卵办的上外缘及下产卵办的下外缘具细齿。
量度数据显示,前胸背板长雄性为10-11 mm,雌性为14.6-15 mm;后足股节长雄性为4-4.5 mm,雌性为4.6-5 mm。
识别特征
♂10.0~11.5mm,♀11.8~14.5mm。体小型。头部突出于前胸背板水平之上,头顶明显狭于1眼宽;颜面近垂直。触角丝状,着生于复眼下缘之下。复眼极突出,圆形。前胸背板前缘平直,中隆线呈波状;侧隆线明显。前翅卵形;后翅发达,超过后突的顶端。中足股节较扁,宽于前足股节。中足胫节向端部变狭。后足股节粗短,上隆线具细齿。后足跗节第1节长于第3节。体暗褐或褐色。
分布范围
突眼蚱分布于中国的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