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梓尜枣,北京市怀柔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7年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桥梓尜尜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品种特征

尜尜枣树冠呈自然圆头形,树姿直立,干性较强,树势弱,树体小。主干灰褐色,皮部纵横裂,裂纹少而浅,易剥落。枣头枝灰褐色,年生长量25-65厘米,节间略直,皮孔灰褐色,小而多。枣股灰黑色,圆锥形。通常抽生枣吊1-6个,吊长10-16厘米,着果较多部位3-6节。花量较多,每一花序有单花1-9朵。枣吊有叶9-12片,叶片小而厚,纺锤形,长3.3-5.5厘米,宽1.4-2.3厘米,先端锐尖,叶缘钝齿蟳,基部偏圆形,绿色,叶柄长0.3-0.6厘米。

药理作用

尜尜枣作为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等证的治疗。药理研究发现,大枣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大枣多糖黄酮、皂类、三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等,对人体有多种保健治病功效。

产地环境

桥梓尜尜枣产自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桥梓镇地处燕山的浅山丘陵地带,属前山暖坡小气候,丘陵、荒坡面积广阔,野生酸枣资源丰富,有充足的嫁接砧木大枣品种;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质甘甜清凉,且富含多种有益健康的矿物质;桥梓镇属中纬度大陆型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地区,全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秋季气候时间长,有利于枣类糖含量的积累。

历史渊源

明朝,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开始大面积种植尜尜枣;

2008年7月,北京市成立凤山谷大枣专业合作社。

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尜尜枣栽植面积已超过2000余公顷。

获得荣誉

2006年,桥梓尜尜枣被评选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推荐果品一等奖

2008年,桥梓尜尜枣被评为“中华名果”;

2009年,桥梓尜尜枣被选定为建国60年大庆市特供果;

2013年,桥梓尜尜枣荣获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2017年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桥梓尜尜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桥梓尜尜枣产地范围为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辖区内西起上王峪村,东至后桥梓村,北起口头村,南至前桥梓村的24个行政村。

质量技术要求

• 品种

尜尜枣。

• 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褐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PH值6.5-7.2,有机质含量≥2%。

• 栽培管理

育苗:以酸枣为砧木嫁接繁殖。

定植:

栽植时间:春季4月中旬-5月中旬。

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株数≤3330株。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15吨。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 采收

9月上旬开始分批采收。

• 质量特色

感官特征

果实形状为两头小,中间大;完熟期果皮暗红色,果面光滑,色泽艳丽;果肉酥脆,皮薄质细,清香味甜。

物理化学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2%,单果重≥9.5克,总酸≤0.2%,固酸比≥105。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桥梓尜尜枣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怀柔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桥梓尜尜枣的检测机构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参考资料

桥梓尜尜枣-怀柔特产桥梓尜尜枣专题.博雅特产网.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