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鼎业,男,1941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华东理工大学的杰出学者,担任该校首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同时也是“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领导者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化学反应工程》的负责人。房鼎业曾任职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系副主任、科技处处长,后成为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人物经历
房鼎业196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合物工学专业。他的职业生涯始于1978年,当时他被任命为讲师,随后在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90年成为教授,并在1996年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他在华东理工大学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1985年至1989年的化工系副主任,1989年至1994年的科技处处长,以及1994年至2001年的化学工程学科主任兼化工学院院长。1991年起,房鼎业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2001年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以及2006年的全国教学名师奖项。
研究方向
房鼎业长期致力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无机化合物化工工艺、煤化工与碳一化工工艺、有机化工工艺、催化反应工程、反应装备设计与优化,以及化工系统模拟。
主要贡献
房鼎业在其学术生涯中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多本专著和教材。他是《碳一化工主要产品生产技术》的主要编者之一,该书由化工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他还主编了面向21世纪大学教材《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分别由高教社和化工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此外,他还参与编写了其他几本书籍,如《丁辛醇生产技术》、《甲醇工学》、《甲醇系列产品及应用》和《甲醇生产技术及进展》。自1980年以来,房鼎业共发表了约220篇论文,其中有大约70篇被SCI和EI收录。
获奖记录
房鼎业因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获得了众多奖项。他的教学成果《面向21世纪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荣获2001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他还获得了1997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在科研方面,房鼎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其他行业奖项的认可。
科研项目与专利
房鼎业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他曾负责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6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6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博士点专项基金1项,并且完成了9项通过专家技术鉴定的项目。房鼎业还以第一申请人身份获得了5项专利,并与其他研究人员共同申请并获得了9项专利。
参考资料
房鼎业教授向学校捐赠实物资料.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