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混合洪水
雨雪混合洪水是指在高寒山区和纬度较高地区,由于春夏季强烈的降雨和雨催雪化的现象导致积雪融化而引发的洪水。此类洪水的洪峰流量有时会超过单纯的融雪春汛或暴雨洪水。
形成条件
雨雪混合洪水的形成条件包括流域内的积雪覆盖、较强的降雨强度以及较高的近地表气温。积雪具有一定的持水能力,当遇到较强降雨时,能够提供融雪所需的热量,并且可以使积雪变得松散,从而加速融雪出水的过程。气温作为太阳辐射和雪面空气热量的可靠指标,也是影响融雪的重要因素。降雨落在雪面上时,其温度接近雪面湿球温度,由此引起的融雪量可以通过公式W=Ptw/80来计算,其中P表示降雨量,单位为毫米;80代表融化潜热,单位为卡/克。
特征及影响
雨雪混合洪水的洪峰流量有时大于单纯融雪春汛或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在美国威拉米特河流域的历史记录中,大多数大洪水都是由雨雪混合洪水造成的,这些洪水通常比单纯由暴雨产生的洪峰更大。在中国西部山区和北方河流,雨雪混合洪水是一种常见的春汛类型。新疆西部北部山区春季经常发生雨雪混合洪水。在中国西部山区,雨雪混合洪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发生在河源市位于雪线以上的河流上,这种情况下的洪水过程线会在出山口处显示出由暴雨形成的陡涨陡落的尖峰形洪水,这是一种灾害性洪水;二是发生在发源于高山的中小河流上,这种情况下洪水过程线可能呈现平顶形或双峰形,退水段较缓慢,洪水总历时较长,对水库蓄水和渠道引水较为有利。
参考资料
雨雪混合洪水.查字典地理网.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