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反嫁妆法

反嫁妆法

《反嫁妆法》是一部印度法律,由印度政府于1961年制定,但该法从未有效执行。

简介

1961年,鉴于嫁妆纠纷而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印度政府制定了《反嫁妆法》,并在1984、1985和1986年对《反嫁妆法》进行了修订。

《反嫁妆法》曾被认为是妇女规避公婆和父母的法律武器。但是,由于该法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她们的婆婆和她们自己却成了这部法律牺滥用的牺牲品。20世纪80年代初,因嫁妆不足烧死新娘的事件过于频繁,平均每天多达5起,民众愤怒呼吁重新修订法案。该法重修后此类案件数量一度下降,但有成百上千烧死新娘的事件根本未经报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的妇女针对这部法律的滥用开始不断投诉,2008年,印度妇女和儿童发展部(WCD)曾被迫着手审查这部备受争议的法律。

主要内容

根据《反嫁妆法》,给予和接收嫁妆均为违法行为,判处当事人6个月至2年监禁;妇女因嫁妆受到丈夫的骚扰或虐待,丈夫将被判处3年监禁并处以罚金;妇女在婚后7年内因嫁妆问题被骚扰或虐待致死,当事人将面临终身监禁的判罚。

背景

印度自古流行嫁妆制度,姑娘出嫁时必须陪送丰厚的嫁妆,嫁妆纠纷常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重金嫁妆已然成为结婚的条件,男方常在家庭的支持下坐收渔利,将娶妻作为一笔生意。若女方未能满足男方要求,即使提供了嫁妆,新娘仍然会在婚后遭受非人待遇——挨饿、遭家暴、被迫与娘家人断绝联系甚至被烧死。

结婚时女方若拒绝或未能达到男方的嫁妆要求,婚后丈夫常伙同家人迫使妻子穿上一种易燃的纱丽,浸上石蜡,将其点燃,却对外宣称是妻子做饭时不小心烧着了自己。

根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资料,2010年印度发生因嫁妆不足而烧死新娘的事件达8391起,这意味着每90分钟就有一位新娘被杀。10年前每年这样的惨剧只有6995起,而到2007年烧死新娘的案件数量却攀升至8093起。

参考资料

搜狐:印度政府准备重新修改《反嫁妆法》2008年09月05日.news.sohu.com.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