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城
“两弹城”景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脚下,曾是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中国核弹研制的秘密基地、“三线建设”的重要支点。
“两弹城”景区相继建成“两弹”历程馆、三防教育馆、“两弹模”型馆等,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游、演艺文化旅游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成为广大游客怀旧体验、休闲度假、红色旅游、拓展训练的首选之地。景区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规,划定现存文物保护范围,健全革命文物保护机制,聘请专家指导文物保护项目,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研究,扎实推进文物本体的文化属性、历史价值、重大事件、经典故事、口述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建立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平台,推进数字化保护计划,启动实施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项目。
“两弹城”景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二批工业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旅游信息
门票
开放时间:夏季8:30-17:30,冬季9:00-17:00.
门票信息:全价票40元/人;
半价优惠:全日制在校学生;残疾人凭有效证件;60~70(含60)岁老年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
免票优惠: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2米及以下的儿童;老红军、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凭有效证件;离退休老干部凭离休证;大中小学学生集体参观;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
历史沿革
中国两弹城是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建于60年代后期,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我国继青海原子城之后第二个核弹研制基地的总部。1969年院部机关从青海省搬迁至此,历经23年,1992年搬离梓潼县迁至绵阳科技城。
主要景观
“两弹城”景区地处九环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以红色文化为内涵,集怀旧体验、休闲度假、红色旅游、拓展训练、会议培训于一体,内容丰富,体验真实。景区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包括长卿山森林公园等。至今,“两弹城”仍完整保存着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167栋60年代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众多纪念实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
最新动态
2015年9月,中国两弹城“两弹模型馆”在梓潼两弹城景区开馆。两弹模型馆位于梓潼县两弹城景区“两弹历程馆”2号馆,展陈的模型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两弹”模型按照近似1:1比例制作,直观生动地向游客展现“两弹”风采。
2018年1月22日上午,“绵阳市保密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中国两弹城举行。中共绵阳市委保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市国家保密局局长安瑛参加授牌仪式并讲话。授牌仪式由梓潼县委副书记郝剑峰同志主持。仪式开始前,还举行了向邓稼先铜像献花仪式。
文化活动
轶事典故
1965年8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线建设和“要准备打仗”的部署,决定从青海省内迁梓潼县。又根据“大分散、小集中、依山傍水扎大营”的原则,将院本部落户于梓潼长卿山,其余各研究所,则分散设于龙门山和剑门山几个县的莽莽群山之中。当时,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于敏、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等,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人民造福的愿望,又为实现“振我国威,扬我军威”的理想,都云集到这里。当时,万余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初到这莽莽荒野中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住房问题。为克服困难,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干打垒”革命精神,自己动手筑土墙、盖草房。科学家们带领一批刚从学校出校的大学生,亦在“卧薪尝胆,忘我攻关”的感召下,白天挑砖、抬瓦搞基地建设,夜晚挑灯夜战学理论、学专业。科学家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藏匿于深山,废寝忘食的投入“精心研究、精心设计、精心试验、精心制造,力争第一,慎之又慎,万无一失”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之中。
他们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靠自己刻苦学习,靠自己反复摸索去掌握尖端技术。他们没有节日,也没有星期天,研究室里的灯光常常从黄昏亮至天明。为一个关键技术,他们在简易手摇计算机上一遍一遍的计算。仅仅用半年时间,就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事隔不到一年,又研究完成“氢弹”的设计方案。“两弹”的研制成功,从而使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争气弹”。并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强大阵容,中国的国力和在世界的国际地位也随之而提高,古老的华族也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83年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来到长卿山视察九院,见科学家们住在大山沟里,便说:“你们不会寂寞的,当年司马相如就在你们眼前那块石头底下读书嘛!”邓稼先院长回答说:“是啊,七曲山大庙里的文曲星张亚子还在看着我们出成果嘞!”张爱萍将军当即感慨的写了这样一首千古绝唱:“赠九院同志:二十二年难忘情,崎岖道路信踏平。屡建奇功震寰宇,更创奇迹惊鬼神。张爱萍1983年5月20日于长卿山下”。当月副院长陈能宽陪张爱萍将军游七曲山大庙,将军又信笔写《清平乐·游七曲山赠陈能宽同志》一词,词云:“劫后相见,兴来游古殿,晋柏宋鼎细细看,同行无不赞叹。七曲石陀盘桓,脚下潼水九湾,满眼丰收美景,巴山却话草原。张爱萍1983年5月15日”,1990年九院院部迁绵阳市后,在梓潼长卿山西麓的九院旧址“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居,张爱萍将军住过的“将军楼”以及科学家们住过的“科学家楼”均原貌保留。这些都是对人们进行艰苦奋斗、拼搏不息教育的好基地,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保护措施
遗址遭破坏
2021年年初,铁骑力士集团在未申报审批的情况下,将“两弹城”旧址院部大楼门窗等拆除,致原有面貌遭到破坏。企业此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2021年3月17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分管文物工作的刘姓负责人在接通科技日报记者电话时表示,目前“两弹城”旧址院部大楼门窗已经基本恢复,细节处理预计3月20日完工。之后该局将在本月组织专家验收,专家包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老专家、绵阳市文物部门专家以及政协委员,必要时还会邀请部分媒体。
参考资料
树立“两弹”精神丰碑,助力贫困群众奔小康——四川省梓潼县“两弹城”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1-28
“两弹城”旧址遭破坏 专家建议出台技术导则.中国新闻网.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