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玉皇阁
银川玉皇阁,位于银川市兴庆区解放东街和玉皇阁北街的交汇处,是一处建在长方形台基上的古代建筑群体,占地面积为1039.7平方米,具有地方风格,由台基、大殿、西配殿及钟鼓楼组成。
银川玉皇阁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乾隆三年(1739年),银川玉皇阁毁于地震,乾隆五年重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人民政府对银川玉皇阁进行了多次整修。1963年,银川玉皇阁被确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银川玉皇阁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银川玉皇阁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乾隆三年(1739年),银川玉皇阁毁于地震,乾隆五年重建。此后至民国时期,遂演变为“玉皇阁”或“玉皇楼”之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人民政府对银川玉皇阁进行了多次整修。1963年,银川玉皇阁被确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银川玉皇阁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银川市文物管理处聘请防雷设计单位对银川玉皇阁进行了全面勘察。2020年10月底,银川玉皇阁防雷工程开始实施,历经一个多月的施工,顺利完工。
地理位置
银川玉皇阁位于兴庆区解放东街和玉皇阁北街的交汇处。
方位布局
银川玉皇阁是一座建在长方形台基上的建筑群体,由台基、大殿、西配殿及钟鼓楼组成,占地面积为1039.7平方米。台基长37米,宽28.1米,高8米。
建筑特征
银川玉皇阁台基夯土筑成,外包青砖,台基下面有南北向拱形券洞,门额上方有石刻题字,南曰“帝鉴”,北曰“天¨”。
银川玉皇阁的所有建筑都建在一座高12米余的城台上。台基用夯土筑成,外面包砌城砖,城台基部东、西长37.6米,南北宽25米,有明显收分。台基正中有南北向的拱券门洞,宽4.5米,可通行车马。城台有自后部绕东西两侧的踏道盘旋而上。台上南、东、西三面有直棂式栏杆,与原有城台不甚协调,是近代增修的。在台上东南、西南角各建有二层三重檐亭阁式建筑,十字歇山式屋顶,东西对称并峙。两亭间建5开间小殿,单檐卷棚歇山式屋顶,正中一间向南突出1米余,成为1间抱厦,悬挑于券洞之上,与东、西亭共同构成高低错落,轻巧秀丽的立面造型。台基中央为2层楼阁,玉皇阁正殿是这座建筑中体量最大的建筑,高达22米多,阁后绕台有其他辅助殿室。
价值意义
银川玉皇阁在建筑结构、建筑艺术、建筑技艺、建筑文化等方面都代表着银川市明清木构古建的较高水准,是一座具有地方风格的古建筑群。
玉皇阁有着清晰的轴线、开阔的格局、严谨的形制、绚丽的彩绘、生动的空间、精美的装饰、优美的造型、真实的信息,其无论在建筑结构,还是在建筑艺术、建筑技艺、建筑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代表着银川市明清木构古建的较高水准,是银川市古代大屋顶建筑的精粹。
保护与开发
2010年银川玉皇阁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银川玉皇阁被确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银川玉皇阁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川玉皇阁是银川市文物管理处进行文物保护、宣传、研究工作的办公场所,常年举办文物及其它展览,成为对外宣传文物保护工作、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银川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相关事件
1927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在银川举行了群众集会和游行活动,革命家伏龙同志在玉皇阁楼上发表了演讲,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联合起来,为人民解放而奋斗。
2024年1月2日,银川市玉皇阁南门墙体出现脱落,地上有砾石、砖块等。 知情者称,地震时玉皇阁附近“晃得厉害”,墙体有不少碎石、砖块坠落,已有清洁工打扫,“地上还有一些碎石,墙上没有看到明显裂缝”。
参考资料
银川玉皇阁.银川市人民政府.2025-01-03
红色印记:宁夏“红色种子”散播阵地——玉皇阁.银川新闻网.2025-01-03
银川玉皇阁的革命烙印.宁夏新闻网.2025-01-03
银川玉皇阁防雷工程顺利完工.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2025-01-03
玉皇阁南门墙体出现脱落,知情人:墙体有碎石 砖块掉落.微博.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