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刁坊中学,原名“兴宁县私立宁强初级中学”,位于刁坊圩西面,校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4592平方米。目前设有24个教学班级,拥有学生1302人及教职工94人。
历史沿革
兴宁市刁坊中学成立于1944年春季,由廖鸣欧先生发起创立。最初命名为“兴宁县私立宁强初级中学”,并设在刁坊圩西面。开学时招收了两个初一年级共100名学生,教职员工约10人。至1949年,学校已发展至六个班级,共有289名学生,但这五年的毕业生总数仅为238人。1949年后,随着兴宁市地区的和平解放,政府接管了学校,并更名为“刁坊中学”。
发展历程
1951年至1952年间,学校开办了工农夜班,招收了超过100名学生。1964年,学校在河塘白石下陈屋背的山坡上开荒种田,建立了自己的农场。1965年下半年,除了正常招生外,学校还开设了一个“耕读班”,接纳了“耕读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一度更名为“向阳中学”。1969年下半年,学校增设了高中部,招收了六年级新生。1982年下半年,高中部停止招生,1971年恢复使用“刁坊中学”名称。1973年,学校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成立了钾肥厂。1975年,师生们在罗坝打石坑地区开发了农田和山地资源,建立了一个新的农场。1976年,学校还设立了铸造厂。截至1976年,学校通过校办工厂和农场的劳动实践,获得了4721.30元的收益。
近代建设
1992年,学校成功进行了危房改造工程,总投资52万元,其中包括港澳台同胞捐赠的4.7万元以及教职工、学生和家长捐助的14万多元,新建了一座三层楼高的教学楼,总面积达到1650平方米。1994年,学校再次投入48万元建造了一栋面积为105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995年,学校对运动场进行了升级改造,铺设了校道,购置了桌椅和书架,并采购了一批图书。1996年,学校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先后兴建了两栋教学楼和一栋教师公寓,总建筑面积分别为1100平方米和530平方米。此外,学校还筹资7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三层楼高的科学馆,总面积达到了2000平方米。
教育特色
刁坊中学以学科竞赛见长,自1991年以来,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作文、美术书法、体育等多个领域的比赛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共计146人次获奖。同时,教师也有60余人次发表了教育科研论文,其中32人次的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或县级奖项。
著名校友
刁坊中学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人才,包括曾任汕头市市长、广东省司法厅厅长、广东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的曾洪,湖北恩施军分区副政委曾焕雄,广东司法警察学校校长曾山,中山大学法律系党委书记马传芳,科学家黄天锡,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晋民,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水浒》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水浒》研究会副会长黄清泉,湖北武汉市侨办主任曾德元,石家庄市航空学校后勤部政委刁日添,肇庆学院校长罗钦贤,河源市委副书记卢建中等。
参考资料
兴宁市刁坊中学.顺企网.2024-08-12
兴宁市刁坊中学.爱企查.2024-08-12
兴宁市刁坊中学校规校纪.吴江院校库.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