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亭林八景

亭林八景

亭林八景,历史上曾有记载,如今仅存部分遗迹,如读书堆的一半、楞严塔的中柱以及松雪碑的碑帽和碑文残块。

自然地理

亭林地处金山区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是著名的江南古镇。镇内有一条河流蜿蜒穿过,宛如一条丝带环绕小镇,这条河流不仅是亭林的象征,也是当地居民的精神寄托。

文物考古

亭林是上海地区良渚文化的重点发掘地点之一。在镇西部的祝家港东岸等地发现了多处良渚文化遗址,经过多次挖掘,共出土墓葬23座,石器制作场1处,文物数量接近500件,这些珍贵的文物大多保存在上海博物馆和金山博物馆中。

主要景点

读书堆

读书堆,别称大寺山,位于中山街寺平南路与大通路交界处。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顾野王晚年在此隐居,因此得名。山原有高度达10丈,占地面积广,树木葱郁。由于长期砍伐,主峰在1968年被削平,但仍保持土山形态。目前山上仍有众多树木生长。

松雪碑

松雪碑,也称为子昂碑,是由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作品。碑文记录了重修宝云寺的相关事项,共有953字。该碑立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赵孟頫的书法风格遒劲清秀。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现存的碑帽和碑文残块保存在政府机构内。

楞严塔

楞严塔,又称飞来塔,位于宝云寺西南角。塔身采用青石雕刻而成,造型精美。塔建立于唐朝咸通二年(861年),但由于安全问题,塔的上半部在1956年底被拆除,下半部也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毁。现在仅存的中柱被放置在亭林中心小学内。

仙人洞

仙人洞有两个可能的位置,其中一个是在镇东街的栖霞道院内,另一个则位于读书堆下方。清代诗人肖中素曾在诗歌中提到过这个洞穴。

墨池

墨池,又称洗砚池,据说是因为顾野王经常在这里清洗砚台而得名。尽管现在已经消失,但在历史上传闻颇多。

八角井

八角井因其井栏形状独特而得名,井栏上有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的字样。井位于读书堆东侧,曾经有一个名为八景茶园的地方围绕着它。后来在建造邮电局时,井的部分构件被重新发现。

览翠楼

览翠楼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在宝云寺内,也有人说它是用于防御倭寇的瞭望塔。根据《华亭县志》的记载,该楼应该位于宝云寺西侧。

剔牙松

剔牙松是一种古老的树木品种,据《松江府志》记载,这种树种在明朝成化年间仍然存在。在今天的古松园内,有一种被称为“罗汉松”的古树,但它并不是亭林八景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亭林八景.金山报.2024-10-29

上海一条告别中的老街,昔日八景只剩一景,却多次被影视剧组看中.百家号.2024-10-29

【海上记忆】​金山亭林为何有个“读书堆”.上观.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