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国
刘俊国,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资深客座研究员,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理事长。
2002年4月,刘俊国担任荷兰代尔夫特国际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建设网络秘书处助理专家。2009年1月,刘俊国回到中国,成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2011年,刘俊国获得ProSPER.Net-Scopus青年科学家奖,并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资源管理领域成为2011年全球唯一冠军。2016年,他受聘为南方科技大学长聘教授,并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南方科技大学自主培养的首位“杰青”。2017,他获得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颁发的“技术传播奖”,成为当年全球唯一获奖者,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2022年10月,刘俊国荣获世界科学院(TWAS)颁发的社会科学奖。2023年5月17日,瑞士工程科学院增选刘俊国教授为正式院士。2024年1月15日,刘俊国受聘担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
刘俊国代表作品有《生态修复项目管理》《生态修复学导论》《黑河市流域蓝绿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等,刘俊国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刘俊国于1995年至1999年间就读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获得学士。2000年至2002年,他在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IHE)水与环境资源管理系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间,他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苏黎世)环境学院完成博士学业。
工作经历
自2002年4月起,刘俊国担任荷兰代尔夫特国际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建设网络秘书处助理专家,随后于同年12月成为荷兰UNESCO-IHE水文系的科研助理。在2005年3月,他作为访问学者加入美国黑土地研究与推广中心,进一步扩展了他的国际交流经历。此后,他于2005年6月参与了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暑期项目。于2007年3月,刘俊国成为瑞士联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发学者和博士后。
在2009年1月,刘俊国回到中国,成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担任特设二级岗位。2009年,他获得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颁发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成为全球首位荣获此奖的水文学家和华人科学家。2010年1月,他成为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在同年被选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1年,刘俊国获得ProSPER.Net-Scopus青年科学家奖,并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资源管理领域成为2011年全球唯一冠军。2012年,他获得中国科学报社第三届“青年科学之星”环境领域的金奖。同年6月,他成为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客座学者,共计8个月。2013年12月,他在利兹大学Cheney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共计6个月。
2014年,刘俊国荣获“北京五四青年奖章”。2016年,他受聘为南方科技大学长聘教授,并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南方科技大学自主培养的首位“杰青”。他的国际声望在2017年进一步得到肯定,荣获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颁发的“技术传播奖”,成为当年全球唯一获奖者,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
2018年,刘俊国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以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成功入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同年,他当选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领衔作者,成为“水资源”章节中国唯一的作者。2018年11月,刘俊国出任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并成为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资深客座研究员。
2019年7月,刘俊国在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讲席教授和副院长。同年,他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入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在2020年8月,他的卓越贡献得到了欧洲科学院的认可,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2年10月,刘俊国荣获世界科学院(TWAS)颁发的社会科学奖,以表彰其在水资源、气候变化缓解和环境管理等领域的重要贡献。同月20日,刘俊国受邀参加世界科学院奖网络研讨会系列的第5场研讨会,主题为“中国虚拟水贸易:模式、驱动力与解决方案”,并作为获奖者进行主旨报告。2023年5月17日,瑞士工程科学院增选刘俊国教授为正式院士,以表彰他在水资源领域,特别是在气候情景与风险评估以及水利工程措施等方面,所作出的全球公认的卓越贡献。
2023年6月,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公布了2023年度国际水文科学奖的获奖名单,刘俊国获该年度国际水文科学Volker奖章。这也是自设立以来,第二位荣获该殊荣的中国学者。2024年1月15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聘任仪式在该校举行,刘俊国受聘担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刘俊国长期从事水资源和生态修复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提出了“三维水资源短缺”和“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取得了在水资源时空演变、水质性缺水评价和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系统性创新成果。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7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PNA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他先后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等。刘俊国创建了中国首个聚焦生态修复的省部级一级学会-北京生态修复学会,并担任首任和第二任理事长;创建了北京科协系统首个学会联合体-北京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联合体,并担任首任主席。
荣誉成就
刘俊国作为瑞士工程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此外,刘俊国还兼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等职务。他曾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TWAS)奖、美学会(AGU)水文领域Paul A. Witherspoon Lecture奖、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技术传播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青年科学奖”等荣誉。
主要作品
ISI期刊论文
以上信息来源:
非ISI期刊论文
以上信息来源:
主办专刊
以上信息来源:
出版专著
以上信息来源:
出版译著
以上信息来源:
图书章节
以上信息来源:
人才培养
博士生指导
以上信息来源:
博士后指导
以上信息来源:
社会任职
以上信息来源:
获得荣誉
以上信息来源:
社会活动
2021年4月10日,刘俊国教授赴山西大同大学新平旺校区,在图书馆报告厅进行了题为“生态修复国内外实践与探索”的学术报告。报告中,刘俊国教授从当前生态问题入手,强调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国际与国内成功的环境修复案例。他着重阐述了渐近式生态修复理论思路与特征,并提出了关于生态修复的独到思考。报告结束后,刘俊国教授与新平旺校区师生进行了交流,解答了关于矿山地表沉陷区以及大同地区地下水生态修复的问题。
2023年5月17日,瑞士工程科学院第42届院士大会在苏黎世举行,刘俊国当选为正式院士,表彰其在水资源、气候情景与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他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与瑞士学者座谈、考察河湖联通项目和在瑞士林业研究所进行主题报告。
2024年1月15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校长聘任仪式,刘俊国正式受聘为校长。在仪式上,刘俊国表示将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加速一流创建,全心服务师生,倡导清廉担当。他强调要聚焦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华水风格,服务需求,加强师资队伍,推进有组织的科研,致力于提升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产出引领性的创新成果,为国家战略、水利事业和河南省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人物评价
刘俊国教授长期从事水资源和全球变化、生态修复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水资源时空演变、水质性缺水评价、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评)
刘俊国院士是南方科技大学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长期从事水资源和生态修复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水资源时空演变、水质性缺水评价和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深圳新闻网评)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刘俊国获得了“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他不仅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也是全球惟一荣获此奖的水文学家。——(中国绿色时报评)
参考资料
刘俊国.南方科技大学.2024-01-16
刘俊国.南方科技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4-01-1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聘任仪式举行 刘俊国担任新校长.中国青年网.2024-01-1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副校长刘俊国教授获2022年“世界科学院奖”.今日头条.2022-10-2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副校长刘俊国教授参加第42届瑞士工程科学院院士大会并授颁院士证书.中国青年网.2024-01-16
南方科技大学又添两名欧洲科学院院士_深圳新闻网.深圳新闻网.2020-08-0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副校长刘俊国教授获国际水文科学Volker奖章.今日头条-大河网.2023-06-06
喜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副校长刘俊国教授当选瑞士工程科学院院士.今日头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12-17
南方科技大学刘俊国教授赴大同大学作学术报告.同频道--黄河新闻网.2024-01-16
南方科技大学又添两名欧洲科学院院士.今日头条.2024-01-16
刘俊国获欧洲地理协会
“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_中国绿色时报电子报.中国绿色时报.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