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向东,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3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任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现任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国现代政治史。开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文化大革命”史》、《中国现当代政治史》等本科、硕士课程。

人物经历

1980年至1984年,耿向东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进行学习,成功获得历史学学士

198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

1989年至1993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00年至2004年,耿向东担任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任。

2006年起,他担任历历史学院党委书记以及史学研究所所长。

参考文献:

主要成果

耿向东的主要成果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史》编写工作;完成“珠海市南门村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治理调查”项目;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等多部专著。

代表著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参编)。

《中国革命道德·名言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11月版(副主编)。

《教师的科学思维》,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主编)。

《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高教社,2003年4月版(参编)。

《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大象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主编)。

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副主编)。

《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7月版(参编)。

《中国当代史1949-200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6 月版(副主编)。

《中国近代史1919-1949》,中华书局2010年3月版(参编)。

《中国现代史》(第三版),下册,高教社2010 年 4 月版(参编)。

代表论文

《张闻天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略述》,载《史学论衡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简论抗战时期的民主政治》,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载《求是》杂志,1997年第24期。

《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专刊。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汪、蒋策略的演变》,载《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建国后前30年和后20年关系的几个问题》,载《学术交流》,2000年第6期。

《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载《光明日报》,2002年6月8日。

《早期中国共产党的三民主义观》,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新中国对抗日战争的认识与中日邦交正常化》,载《北京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8月版。

《1953—1978年我国城镇职工劳动生活的特征分析》,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延安时期毛泽东谈学习历史》,载《党的文献》,2006年第3期。

《新政时期清政府文化社团政策的调整》,载《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5期第152-159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840—1949)》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

社会职务

耿向东是《当代中国社会史》副主编。

参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共同体高端学科年会暨“护航计划”青年教师线下研修活动顺利圆满完成.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9

我校举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力量高端论坛.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9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老少党员共学习近平文化思想.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9

耿向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24-07-2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史》出版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24-07-21

耿向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