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红,男,汉族,米脂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主要从事生态学教学和植物种群与群落生态学研究。
人物介绍
主讲本科生必修课《生态学》、公共选修课《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研究生学位课《现代生态学》、选修课《植物生殖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原理与方法》。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加面上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其他各类项目4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2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主要研究领域及兴趣
1.不同扰动因子和扰动强度下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初级生产力关系
2.基于物种和植物功能性状水平的群落构建模式
3.非平衡和近平衡状态草地生态系统的时间稳定性及其控制机制
研究生招生专业方向
1.博士研究生:植物群落时间稳定性机制
2.硕士研究生:群落生态学
承担的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时间稳定性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研究,201601-201912,项目批准号:31570425。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寒草甸植物功能多样性对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影响,201101-201312,项目批准号:31070382。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寒草甸放牧系统植物补偿性生长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研究:放牧优化假说与中度扰动假说的验证,200701-200912,项目批准号:30671490。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矮嵩草无性系结构等级和功能等级的研究,199801-200012,项目批准号:39760023。
5.合作主持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藏高原特有中藏药材种植技术研究—藏茵陈种植技术研究,200106-200412,项目批准号:2001-N-107-01。
6.主持青海省教育厅项目,高寒草甸群落物种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研究,199701-199912,项目批准号:97-J-801。
7.主持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基金项目,高寒草甸克隆植物种群生物学研究,199301-199512,项目批准号:210931637。
出版的著作
1.《生态学野外实习指导》,2014,科学出版社,主编
2.《植物学》,1998,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参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