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养琰(SongYangyan),1925年10月15日出生于泗洪县,汉族,中共党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1949年4月,宋养琰于安徽大学数学系毕业,1949年12月于华北大学毕业,1953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1954年至1981年,宋养琰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2年,宋养琰奉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1年,宋养琰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经济学家,终身享受国务院津贴。1997年,宋养琰被《经济学家》杂志评为“全国多产经济学家”之一。2001年9月1日,宋养琰出版书籍《中国企业家悲剧》。2010年4月,宋养琰出版《高增长中的冷思考》。
个人经历
1949年4月,宋养琰于安徽大学数学系毕业,1949年12月于华北大学毕业,1953年,宋养琰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1954年至1981年,宋养琰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2年,宋养琰奉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5年,晋升为教授。在1983年至1989年期间,宋养琰曾任该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部主任、学报副主编、院务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院副院长和党组成员、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91年,宋养琰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经济学家,终身享受国务院津贴。1997年,宋养琰被《经济学家》杂志评为全国多产经济学家之一。
2001年9月1日,宋养琰出版书籍《中国企业家悲剧》。2002年5月,宋养琰的《企业创新论》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宋养琰的《走出死亡陷阱》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4月,宋养琰出版《高增长中的冷思考》,该书意在时刻提醒国人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稳健的步伐,精心、细心地呵护中国发展的航向。2025年1月29日,泗洪县双沟镇淮建村,宋养琰从积蓄中拿出20万元捐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
个人观点
2008年,宋养琰写了一篇论文,题为《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文章引用《新唐书》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五代十国后晋国王庄公,英勇善战,成绩辉煌,后因“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最终导致国破身亡。欧阳修写道;“忧劳可以兴国,安豫可以亡身。”孟子亦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其所以乱则治矣,知其所以亡则存矣。”,古今中外的历史一再告诫人们:居安思危则安,乐以忘忧则危。这似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铁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如此,一个城市、一个地方发展也如此。
2010年,宋养琰曾在一篇《谈改革》文章中说过,在经历了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得出一个总的看法。宋养琰总觉得,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虽然是伟大的,但是很艰苦的,也是非常复杂的,几乎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种种阻力或干扰,甚至明目张胆的的对抗或反对。他们其中有些人,喜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前30年,而不喜欢改革开放的后30年。用建国后的前30年反后30年。比如,他们主要反对的是:国企改革,农村承包,发展乡镇企业,办特区,搞市场经济,搞股份制,对外开放,推进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等。在此期间,宋养琰深切地体会到,多年的实践证明,作为一名普通的理论工作者,要对改革有所贡献,首先要有“勇气”,对来自各方的反对意见、批评和压力,要敢于面对,要顶得住,站得稳,走的正!但光有勇气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必须有时代的感悟力和洞察力,要提高认识,增强识别力,思辩力,抗争力。而这些力量又不是从书斋中和个人天赋里所能得到的,而必须对历史有科学的认识,对现实有正确的看待,对发展有明确的判断,能听取不同的声音,并在迭宕起伏的环境中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该出声时出声,该亮剑时亮剑,绝不畏缩,绝不后退。
社会任职
个人作品
论文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宋养琰出版专著12本,发表论文约千篇。论文有《对1万亿外汇储备的冷思考》《高增长中的冷思考――解析20万亿》《中国企业必须强化战略管理》《股市为什么大涨大落》《马克思时代以来有过哪些被称为“社会主义”的社会模式》《对17万亿居民储蓄的冷思考》《要把企业置于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浅议企业的知识管理》《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看待2000亿?》等。
个人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以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宋养琰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东南网.2025-01-30
中国企业家悲剧.豆瓣读书.2025-01-30
高增长中的冷思考.豆瓣读书.2025-01-30
企业创新论.豆瓣读书.2025-01-30
走出死亡陷阱.豆瓣读书.2025-01-30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1-30
观点 28 高增长,冷思考!.观点 28 高增长,冷思考!.2025-01-31
宋养琰.宋养琰.2025-01-30
观点30 争取做一个有醒悟敢担当的改革者.观点30 争取做一个有醒悟敢担当的改革者.2025-01-31
登录豆瓣.豆瓣.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