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喀什四章

喀什四章

《喀什四章》以全新视角呈现南疆神奇风貌,是对这个中国西部边陲城市的第一次全景式高清拍摄。讲述了喀什地区的巴楚县泽普县叶城县莎车县等县的人文历史、山川河流、文化民俗、丰富物产,将历史文献、民间传说与现实人物、当下故事相穿插,向世人呈现这片美丽富饶、广袤神奇的绿洲,描绘一幅瑰丽的画卷。为了拍好这个纪录片,纪实频道共有三个摄制组先后多次前往新疆,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还在援疆干部的帮助下深入到很多从未有电视工作者涉足的地区,记录了边疆人民的生活和鲜为人知的地形地貌。

概述简介

《喀什四章》历时一年的拍摄,由上海市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承制的2012年上海“文化援疆”的四集电视纪录片,将于2012年6月26日晚21:30在上海纪实频道与观众见面。

剧情简介

《喀什四章》以全新视角呈现南疆神奇风貌,是对这个中国西部边陲城市的第一次全景式高清拍摄。《喀什四章》全片共4集,每集40分钟。

分集梗概

第一集山川诱惑

喀什在中国版图的最西面,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脉与西藏阿里,西靠帕米尔高原,北面天山。蜿蜒流淌的叶尔羌河由高山冰雪融水汇聚而成,滋养着两岸的万顷良田,西域最早的农耕文明也在这里发源。

在叶尔羌河上游的高原上,塔吉克族用“鹰舞”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库尔班・托合塔什正是这样一位高原舞者;叶尔羌河的中游滋养了巴楚县的一片片绿洲,它的支流汇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湖泊,捕鱼人阿布都克里木・艾买提生活在这里;绿洲和沙漠之间被一片胡杨林阻隔,依明・艾买尔的责任便是看护这片天然的屏障。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以质朴坦然的胸怀,乐观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憧憬生活的美好,在平淡中体味生命的真谛。

第二集丝路绵延

喀什有着2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这里居住着47个民族,是维吾尔族文化的发祥地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枢纽。汉使张骞出使西域结交各国,使汉朝中国的影响直达帕米尔高原东西,不仅促使现今中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密切了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交往和联系。张骞等历史人物的足迹,加速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也使喀什成为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要塞。丝路上的明珠之城喀什,见证着这条古道的荣辱盛衰。

巴扎作为喀什最为古老的贸易集市形式,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外商品在这里交易、流通,没有巴扎,喀什的生活就少了许多精彩。新疆的土陶制作历史悠久,它完美地融合了东西方审美传统,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高台民居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穿梭于曲折的小巷中别有一番感受。

这就是喀什――丰富而和谐,多元而和平,斑斓得令个体生命难以穷尽,难怪有人称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堪诗意栖居的地方。

第三集绿洲风情

繁衍了几千年的绿洲文明,不仅使喀什成了东西方货物交汇的最佳中转枢纽,也造就了这里个性独特的民俗和艺术风格。

被称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的艾德莱斯绸,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鲜明亮丽的色彩风格为人们所喜爱。与艾德莱斯绸历史同样久远的还有《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喀什地区特有的维吾尔族音乐,集维吾尔音乐大成,尤以莎车县的木卡姆最为知名。它优美而不乏质朴,热烈而不失深沉。维吾尔族先贤玉素甫·哈吉甫两周王陵也坐落于喀什,这位先贤写就的《福乐智慧》,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中国文化史和中亚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

在沙漠与绿洲的拉锯战中,人们把欢乐荡漾在脸上,对爱情和家园的咏唱将一代代传承延续下去。

第四集物华天宝

在喀什这片热烈的土地上,良好的日照、光热条件,有利于作物和林草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糖分积累,堪称瓜果树木的天堂,因此这里的瓜果以滋味甘美闻名遐迩。

叶城县出产的石榴色泽饱满、果肉肥美,不仅是人们喜爱的水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这里还栽有树龄千年以上的核桃树,所产核桃壳薄肉多,味道香醇。大枣原产中原,后经商人引种,成就了泽普县的红枣产业,各地商客慕名而来。泽普县的香瓜商人吐鲁洪・依沙木丁凭借家传的储瓜经验,延长新鲜甜瓜的保质期,让人们在冬天也能享用到这可口香甜的水果。喀什地区丰富的玉石资源,吸引了一大批寻宝爱好者。

依照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规划,在上海的援建下,莎车县、泽普、叶城县巴楚县等地相继建立了工业园。喀什地区特产的各种农产品正通过提升附加值的方式让更多人品味它的馥郁芬芳。

幕后花絮

为了拍好此片,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在开拍前已作了近半年的前期准备,完成了采访、勘景和拍摄大纲编撰。但是采访中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一次,为了拍摄月亮在高原上升起的镜头,摄制组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扛着设备奔跑,拍摄完毕,大家已经瘫在地上;还有一次碰上沙尘暴来袭,摄制组不顾自身安危,在沙尘中进行拍摄,真实记录了这一壮阔而残酷的自然景象。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最西的一个城市,喀什曾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的此次拍摄是对这个在古今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地区的第一次全景高清拍摄,记录了包括自然地理,如高山雪域、高原草甸、沙尘暴等;历史遗迹,如唐王城、丝绸古道等;民风民俗,如维吾尔族婚礼、石榴采摘等在内的珍贵高清素材,并对一批具有新疆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鹰舞、艾德莱斯丝绸、木卡姆艺术等进行了细致拍摄,留下了精美的影像资料。

除了精美的画面镜头外,项目组还采访了许多重量级专家学者,有在新疆生活多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颇深的作家,如王蒙周涛等;也有一些曾深入新疆考察地理地貌的科学家,如高登义、王守春等;还有对新疆地区历史人文有过深入研究的文化学者,如葛剑雄、刘学杰等。这些专家学者的采访,加大了整部片子的信息量,使《喀什四章》更具底蕴,更有权威性。

主创人员名单

总顾问:杨振武李兴民程振山木太力甫・吾布力

总策划:陈靖宗明

策划:唐海龙王治平

统筹:阎旭光陈丽曹松坪黄波孙一兵张岚平辉余江黎明

创作总监:王光建

总编导:李涛

编导:董洁心刘丽婷刘玮韩芸

摄制统筹:王锋张伟强

摄影:朱骞丁建新孙尧毛皓宇冯铁彬黄良虞晨

灯光:孙鹭安琪宏李海龙

录音:常无忌赵景岩李静

音乐编辑:陈百舟沈汉村

导演助理:唐程茜陈秀君

解说:何婕

协调联络:徐豪张扬吴长亮孟晓娜冯远彭志军阿布都艾尼・米吉提张魏军畅曹晓康廖祖富拉力汗・沙拉伯克

张侠库尔班江・艾合买提马新华韦芳明

文案策划:刘丽婷董洁心

资料:韩芸

宣传:王伊洪毛薛红徐雨

维吾尔语翻译:伊力亚尔・伊加合木

塔吉克语翻译:西尔扎提尼买提拉

航摄:不死鸟航拍

音乐提供:新疆德威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后期制作:上海幻维数码影视有限公司

后期项目统筹:高以哲陈琼

剪辑合成:达磊朱磊朱炯峰

三维包装:张帆吴家浩金鑫陈倍陈夏靓盛秋云钱玮烨

校色:张英杰

形象片制作:达磊朱炯峰

片头制作:陈倍铌

字幕合成:张晟华乐林峯储云卉

后期联络:吴懿婷

学术顾问:周涛陈中原彭高成

总制片人:李涛

监制:陈梁应启明

总监制:王建军叶美金唐余琴祖穆热提・吾布力

出品人:陈靖裘新

制作:真实传媒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喀什四章》首次高清纪录“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中新网.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