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溪木贼

溪木贼

溪木贼(食虫类:Equisetum fluviatile),又名水问荆、水木贼、水蘆、沼澤蘆,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沿淡水岸边或浅水中茂密的生长。产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四川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亚洲地区分布广泛。

形态特征

大型植物。根状茎横走或直立,栗棕色,空心,节上长栗棕色须根,须根上可有黄长毛棕色。地上枝多年生。枝一型。空心,高40-60厘米,中部直径3-6米,节间长3-5厘米,主枝下部1-3节节间红棕色,具光泽,主枝上部禾秆色或灰绿色,无轮生分枝或具远较主枝纤细而短的轮生分枝。主枝有脊14-20条,脊的背部弧形,平滑而有浅色小横纹;鞘筒狭长,1.0-1.2厘米,淡棕色;鞘齿14-20枚,披针形,薄革质,黑棕色,背部扁平,无纵沟,宿存。侧枝无或纤细柔软,长5-15厘米,直径0.6-1.0厘米,禾秆色或灰绿色,有脊5-7条,脊的背部弧形,平滑或有小横纹;鞘齿4-6个,薄革质,禾秆色或略为棕色,宿存。孢子囊穗短棒状或椭圆形,长1.2-2.5厘米,直径0.6-1.2厘米,顶端钝,成熟时柄伸长,柄长1.2-2.0厘米。

生长环境及分布

溪木贼主要生长于海拔500-3000米的沼泽地,水甸子,河岸浅水中,河岸砂地,湿草地,阴湿地。

溪木贼分布于温带北半球,从欧亚大陆南至西班牙中部、意大利、高加索、中国、韩国日本,在北美从阿留申群岛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南至俄勒冈、爱达荷州蒙大拿州西北部、怀俄明州东北部、西弗吉尼亚州和弗吉尼亚。产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四川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日本、朝鲜半岛、蒙古、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有分布。

主要价值

欧洲人及美洲原住民会以溪木贼作擦磨之用,原因是它的茎上有高的硅含量。嫩枝是可以食用的。古中国会则会用溪木贼来治疗轻微的视界阻害。溪木贼会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很多时会作为金属的生物检定。驯鹿会吃溪木贼。在瑞典北部溪木贼会作为牛的饲料,因有指它们可以增加牛乳的产量。但马从不接触溪木贼。一些水鸟会吃其根状茎枝子。据卡尔?冯?林奈称,驯鹿不吃普通的干草,会吃这种多汁的蘆蕁,瑞典北部用它来喂奶牛,以增加产奶量,但马不会吃。

繁殖方法

溪木贼可以孢子及从根茎以营养方法生殖。溪木贼主要是营养的方法来繁殖,从根茎中长出大部份的嫩枝。在一些枝端上会长出孢子。孢锥呈黄绿色,长1-2厘米及阔1厘米。

入侵危害

溪木贼有时会被视为入侵物种,原因是溪木贼非常坚韧,如在花园没有限制溪木贼的生长,会倾向排挤园内的其他植物。这种蘆蕁有时被视为一种入侵物种,因为它非常耐寒,往往会压倒其他花园植物,除非加以控制。在种植时,最好将它们与根状茎一起种在容器中。

物种区别

溪木贼很多时会与犬问荆混淆,不过犬问荆的茎较粗糙,结节较少,纵沟较细及孢锥较长,约有2-4厘米长。水蘆最常与沼泽蘆(E. palustre)混淆,后者的茎更粗糙,有较少(4-8)条茎脊,茎中空部分较小,孢子锥较长,长2-4厘米。

分类学

卡尔?冯?林奈是第一个用二名法描述水蘆的人,他在1753年的《植物种》中将其命名为Equisetum sylvaticum。在同一部作品中,他还将该植物的无分枝形式描述为另一种物种,即E. limosum。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