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临床肿瘤学

临床肿瘤学

《临床肿瘤学(第四版)》是2014年1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万德森。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肿瘤学的最新进展,删减了一些陈旧的内容,增加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肿瘤的病因、病理,肿瘤的诊断包括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和肿瘤标志物诊断,肿瘤的治疗包括外科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心理治疗等。下篇介绍了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腔肿瘤、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皮肤软组织及骨肿瘤、儿童实体肿瘤等多种常见肿瘤类型,以及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内容。

目录

前言

上篇

第一章绪论

一、肿瘤的基本概念

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

三、我国癌症的发病情况与趋势

四、肿瘤研究与肿瘤学

五、在医学院本科设置临床肿瘤学课程的意义

六、近20年来肿瘤学研究及治疗的重大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肿瘤流行病学

第一节肿瘤流行病学的概念

一、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二、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特点

第二节肿瘤的描述性流行病学

一、描述性肿瘤流行病学的资料收集方法和统计指标

二、肿瘤在世界、中国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肿瘤的分析性流行病学

一、病例对照研究

二、队列研究

三、恶性肿瘤发病危险因素

第四节肿瘤的预防控制

一、社区干预研究

二、肿瘤的一级预防

三、二级预防

四、三级预防

第五节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

一、肿瘤临床试验概念与分期

二、肿瘤Ⅲ期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

三、肿瘤临床试验规范与伦理学原则

参考文献

第三章肿瘤病因学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基础

一、癌基因

二、肿瘤抑制基因

三、多步癌变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外源性致癌因素

一、化学致癌因素

二、物理致癌因素

三、致瘤性病毒

第三节肿瘤发生的机体因素

一、遗传与肿瘤

二、免疫与肿瘤

三、年龄与肿瘤

四、性别与肿瘤

五、肥胖症与肿瘤

六、炎症与肿瘤

七、种族和地理因素

第四节肿瘤干细胞学说

参考文献

第四章肿瘤病理学

第一节肿瘤病理学概念

一、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二、肿瘤的分类和命名

三、名词解释

第二节肿瘤病理诊断的方法

一、组织病理诊断

二、细胞学诊断

三、组织化学技术

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五、电子显微镜诊断

六、尸体解剖

七、分子生物学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五章肿瘤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CT的肿瘤临床应用

一、CT的基本概念

二、常用CT检查方法

三、螺旋(多排)CT简介

四、CT的临床应用

五、CT临床应用的优缺点

第二节磁共振成像

一、磁共振原理

二、脉冲序列

三、MR对比剂

四、磁共振流体成像

五、磁共振功能成像

六、MR检查的优缺点

第三节肿瘤X线检查

一、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

二、X线检查技术

三、肺癌X线检查

四、胃肠道肿瘤X线检查

五、乳腺肿瘤X线检查

第四节PET/CT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一、概述

二、显像剂

三、图像分析

四、PET/CT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第五节肿瘤的超声影像诊断

一、超声基本知识

二、B型超声影像诊断

三、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四、腔内超声诊断

五、声学造影

六、高频超声诊断

七、介入性超声

八、三维成像及术中超声检查

第六节ECT

一、ECT概述

二、ECT显像分类

三、分子影像

四、SPECT/CT的肿瘤临床应用

第七节肿瘤介入诊断

一、概述

二、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六章肿瘤临床诊断与标志物检查

第一节肿瘤临床诊断

一、询问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三、常规化验

四、特殊检查

五、病理检查

六、诊断性手术

七、肿瘤临床分期

八、恶性肿瘤的诊断原则

第二节内镜检查

一、内镜的种类

二、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及其应用

第三节肿瘤标志物检查

一、肿瘤标志物的概念

二、肿瘤标志物的来源

三、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四、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常用技术

五、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六、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七章肿瘤外科学概论

第一节肿瘤外科的作用

第二节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

一、明确诊断

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选择合理的术式

四、避免医源性肿瘤播散

第三节各种术式的临床应用

一、诊断性手术

二、治愈性手术

三、姑息性手术

四、远处转移癌切除术

五、激素依赖型肿瘤的内分泌腺切除术

六、重建与康复手术

七、癌症的预防性手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