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学
刘祥学(1967年7月-2022年11月12日),男,教授,瑶族,广西平乐县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民族史、明史、西南民族史、民族关系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篇。生前任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2022年11月12日凌晨,刘祥学教授因突发疾病,在桂林市逝世,享年56岁。
人物经历
1982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广西平乐县中学。
1985年9月――1989年7月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
1989年9月――1992年7月,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国民族史专业明史与明代民族关系史方向研究生,师从著名明史专家陈梧桐先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5年9月――2008年7月,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师从周振鹤教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2年7月,执教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曾任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1995年晋升讲师,2000年晋升副教授,2006年晋升教授。
2009年—2015年,担任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
2016年至逝世前,担任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
社会兼职
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地理专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承担课程
本科:《中国古代史》(元明清)、《史学概论》《少数民族史》等。
研究生:《中国古代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研究课题
1.2005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和谐发展的历史地理学考察》(批准号:05XMZ044),2009年结题,等级为“良好”。
2.2010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批准号:41061014),2013年结题。
3.201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以来珠江中上游山地的人类活动与环境效应》。(批准号:(41661024)
学术成果
教材著作
2.《走向和谐:广西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10月。
3.《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4.《广西简史》,漓江出版社,2018年11月。
5.《广西通史》(宋元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
6.《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主要论文
1.《明代驯象卫考论》,《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
2.《明清时期桂东北地区壮族的分布、迁徙及与其他各族的相互影响》,载《民族研究》1999年第5期。
3.《地域形象与中国古代边疆的经略》,载《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21期全文转摘。
4.《当今边疆地区环境史视野下的“瘴”研究辩析》,载《江汉论坛》2013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6期全文转摘。
5.《论边地土司与中国疆界的形成》,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24期全文转摘。
6.《明清以来壮族地区的狩猎活动与农耕环境的关系》,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3期。
7.《明代广西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人地关系背景分析——以桂中地区为例》,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8.《论基督教在广西壮族地区的传播及文化冲突》,载《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2期。
9.《由模糊到清晰——历史时期对红水河流域地理认识的演进》,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期。
10.《明清时期桂东北地区的瑶族及其与其他民族的相互影响》,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1.《明清时期桂东北少数民族对开发当地的贡献》,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2.《从明朝中后期的民族政策看葡萄牙殖民者窃占澳门得逞的原因》,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2期。
13.《杨廷和与嘉靖初年的政治革新》,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4.《明英宗时期的南方民族政策走向探析》,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5.《明清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略析》,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6.《明清时期桂东北地区回族的分布、迁徙及与其他各族的相互影响》,载《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17.《明嘉靖年间的政局变动对民族政策的影响》,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8.《自然灾害影响下的明蒙关系》,载《晋阳学刊》2009年第1期。
19.《人地和谐与民族和谐》,载《新视野》2008年第5期。
20.《论明朝民族政策总方针及其对边防的影响》,载《湖北民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1.《论明末张居正评价的走向》,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22.《论壮族“汉化”与汉族“壮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因素》,载《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
23.《论壮族地区的水稻种植与环境适应的关系》,载《热带地理》2013年第6期。
24.《论明清以来壮族种植结构的变迁》,载《古今农业》2012年第6期。
25.《明代香料的流动及香料植物的引进种植》,载《中州学刊》2018年第2期。
26.《明代宫廷香料来源与消费述论》,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年第6期。
27.《清代前期红水河流域的经济活动与环境变迁》,载《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第1期。
28.《“贪将”抑或猛将?——再论明代名将陈》,载《军事历史研究》2018年第1期。
29.《明清时期南方官绅对乡土形象的重塑》,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年第2期。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56岁广西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刘祥学突发疾病逝世.今日头条-澎湃新闻.2022-11-13
刘祥学.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