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豆草,属于唇形科植物无柄黄芩的全草。

形态特征

胡豆草是一种直立生长的草本植物。其茎呈方形且带有紫色,高度约为25至35厘米。叶子是对生的,形状为三角状卵形,基生叶则呈现肾形。叶片大小在0.7至2.3厘米之间,宽度在0.8至1.6厘米范围内。叶片顶端较钝,基部呈心形,边缘具有波状锯齿。叶片表面光滑无毛,正面颜色为深绿色,背面则是灰绿色。几乎无柄。花朵位于叶腋处,花萼呈钟状,分为上下两唇,上唇背部有扩大成鳞片状的部分,果实成熟时会自然脱落。花冠管细长并突出,靠近花萼处呈紫色,其余部分为白色。雄蕊共有四枚,花药上有绒毛覆盖。雌蕊由一个子房组成,子房内部有四个深裂的部分,花柱底部附着。果实为近球形的小坚果,表面略微粗糙并带有一些毛发。开花季节一般在七月。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省等地。

栖息环境

胡豆草生长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之间的亚热带地区,常见于沟谷林下的湿润环境中,以及灌木丛或潮湿的石山地带。

主要价值

医学用途

胡豆草在医学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它可以用于治疗风热引起的视力模糊问题,缓解感冒导致的头痛头晕症状,减轻肝脏发热引发的耳鸣现象。此外,它还能够消除痈肿毒等病症。

用法用量

胡豆草的使用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时,通常建议将胡豆草煮沸后制成汤剂,每次服用的剂量为0.6至1两。如果选择外用,则可以将其捣碎后敷在患处。

参考资料

胡豆草.微信公众平台.2024-11-28

胡豆草.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024-11-28

胡豆草.39健康.2024-11-28